足迹
人性的法则 豆瓣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章 让你社交开挂的10条(第2页)

人们更倾向于相信非利益相关者的评价。

三国时期,徐庶向刘备举荐诸葛亮时,并未直接夸赞,而是通过司马徽之口渲染其

“卧龙”

之名,成功勾起刘备的求贤之心;现代职场中,当你想推荐同事,不妨通过共同好友之口传递认可,往往比直接赞美更具说服力。这种

“借嘴说话”

的智慧,既保全了他人的面子,又能让真诚的认可抵达人心。

4.

利益捆绑法则:让他人主动为你让路

人类行为的底层逻辑,永远绕不开利益二字。就像火车上的乘客,听到

“麻烦让一让”

可能无动于衷,但一句

“开水,小心烫到”

却能瞬间引发避让。这揭示了一个现实:只有将你的需求与对方的利益挂钩,才能调动其行动的积极性。

商业谈判中,优秀的销售不会一味强调产品优势,而是聚焦客户痛点,将合作与对方的收益紧密关联;职场协作时,聪明的领导者会用

“项目成功后团队将获得更多资源”

来激发成员的积极性。这种利益捆绑的思维,本质上是将

“我需要”

转化为

“你需要”,从而让对方主动参与到你的目标实现中。

5.

强者气场法则:果断是最好的护身符

人性中潜藏着欺软怕硬的本能,而果断则是对抗这种本能的最佳武器。当你面对不合理要求时,每一次犹豫和退让,都是在给对方侵犯的信号;而一次干净利落的拒绝,反而能建立起清晰的边界。

任正非在华为遭遇芯片危机时,果断投入千亿研发资金,用强硬姿态打破技术封锁;董明珠面对经销商的不合理要求,一句

“不接受就别合作”,反而赢得了尊重。这种果断不是莽撞,而是对原则的坚守。当你展现出

“不好欺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