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楚兵打一字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70章 幽州农户(第2页)

不到农忙时候,大脑袋老者清楚,这些人要将口粮省下来。

三年节省,得地一亩,

三年又三年,子子孙孙就能有更多的地了。

“哼哼,说的简单。告?你一个平头百姓,你能告赢武川李家?”徐老头斜了外地客商一眼,鄙夷道,

“别看那赵人的皇帝,一天天的说着赵法严苛,但在李大人这里,咱不给添头,那这地就耕不了。”

半人高的篱笆墙里,周云跟李岗互视一眼,

赵帝自顾自的喝面皮,这农家天然的东西,几十年妇人咂摸的一点手艺,很多都是独一份。

并且,这个独一份还很可能失传,毕竟农家不识字,不会记载这些遗产。

李岗面色难看,今日皇帝说带他出来走走,没想到第一家就碰到这种事,

“添……添头多吗?”太师李岗无奈的叹息。

老徐家很有规矩,徐老头就是这家的天,

他不说话,几个妇人就是再想插嘴,也不敢开口。

“也不是很多,就是咱家两个儿子,要去给他们家放牛,喂养牲口。”

“咱家的鸡蛋,按月要给一些。巡村御史?那就别想了,拢共不值两百钱,惹这些麻烦干嘛。”

周云听得出来,老徐头很羡慕李大人。

他说李大人有三千多亩地,还有一个大庄子,已经算是大人物了。

古代士农工商!

理论上来说,哪怕就是大柳河李家,只要家中没人当官,他就还算是农民。

农,地位高,说的就是这类。

那些衣不遮体,身无分文的农户,可不算‘农’,

那种人,在这个吃人的时代,都不算是人了。

赵国的情况,一般来说,千亩以下是小地主,

千亩到三千亩算是中等地主,家中人数不少,同村还有长工。

超过三千亩的,就算是大地主了。

这一类人一般建有乌堡,同族同姓在一起,家中有不少佃户、农户可以充当兵卒。

正常情况下,这样的家族供养出一两个官员,是没问题的。

附近几家豪强地主,他们还会联姻,从而形成互帮互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