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寒门书童高中状元你们在线观看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8章 三局连环,从断案到策论的绝杀!(第1页)

,一心只为科举,何曾接触过这等刑名之学?陈平川不管他们的反应,自顾自地将案情娓娓道来。“城中有一富户,家中库房被窃,白银百两不翼而飞。报官之后,官府将家中一仆人锁定为嫌犯。只因案发前一日,有人见这仆人新买了一双靴子,而案发当日清晨,又有人见他在院中洒扫,脚上沾了些许新泥。富户一口咬定,是他监守自盗。但那仆人素来忠厚老实,在富户家做了十年,从未行差踏错,此刻大呼冤枉。”陈平川说到这里,目光看向对面的师爷和李、赵二位公子,笑道:“线索便是这些。给三位一炷香的时间,请问,真凶是谁?又是如何断定?”说完,客栈伙计立刻点上了一炷香,青烟袅袅升起。大堂内,落针可闻。所有人都被这新奇的比试方式吸引了,一个个凝神思索。而燕世藩那一方,三个人却是愁眉苦脸,额头见汗。那李公子支支吾吾半天,说道:“这……这定是那仆人所为!知人知面不知心,十年忠厚,许是伪装!”赵公子也跟着附和:“不错!脚上新泥,定是翻墙挖洞所留!买新靴子,更是做贼心虚,想要逃跑!”那师爷想了想,捻着胡子,装出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依老夫看,此事不应只看表象。当以教化为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那仆人若真有悔改之心,定会主动承认的。”全是些不着边际的空话、废话!寒门士子这边,发出一阵压抑不住的嗤笑声。燕世藩的脸,已经黑得能滴出墨来。他狠狠地瞪着自己的三个废物手下,恨不得给他们每人一脚!眼看一炷香燃尽,陈平川嘴角的笑意更浓。“此案,看似扑朔迷离,实则答案早已写在明面上。”“第一,富户家库房门窗完好,并无撬动痕迹,说明窃贼要么有钥匙,要么就是熟人作案,甚至是……自己人。”“第二,那仆人素来忠厚,若真偷了钱,为何还要买一双惹眼的新靴子?又为何要在院中洒扫,留下‘脚踩新泥’的把柄?这不合常理。”众人听得连连点头,思路渐渐被他带着走。陈平川话锋一转:“此案的关键,不在仆人,不在新泥,而在富户本身!我若没猜错,那富户定是新近添置了什么大件,或是家中刚刚修缮过!”此言一出,一个刚刚从那州府过来的士子猛地一拍大腿:“我想起来了!这案子我听说过!那富户前几日刚刚花大价钱,给自家书房换了全新的窗纸!”全场哗然!陈平川赞许地笑道:“这就对了!诸位请想,若真是外贼,为何不直接捅破旧窗纸,反而要等他换了新窗纸再动手?岂非多此一举?唯一的解释是,贼,根本就没从窗户进来!”他伸出一根手指:“真相只有一个!那富户看似家大业大,实则早已外强中干,欠下巨额赌债!他换新窗纸,是为了制造外人破窗而入的假象!他‘被窃’的百两白银,根本就是他自己藏了起来!他诬告忠仆,一是为了转移视线,欲盖弥彰。二是为了赖掉那仆人十年工钱!”“至于那仆人的新靴和脚上新泥,更是故意陷害!富户故意赏他钱让他买靴,又命他在雨后洒扫庭院,就是为了制造一个看似完美的人证物证,将所有罪责都推到这个可怜的仆人身上!”一番话,如抽丝剥茧,层层递进,逻辑之缜密,推理之精彩,让在场的所有人听得是如痴如醉,仿佛亲眼见证了一场神断!当陈平川说完,大堂内雷鸣般的喝彩声轰然爆发!“神了!简直是神了!”“陈兄大才!我等佩服得五体投地!”“这才是真正的学问!经世致用之学啊!”这一局,陈平川赢得毫无悬念!燕世藩的脸由黑转青,由青转白,他花钱请来的“才子”,竟被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穷酸,用这等“旁门左道”之术,羞辱得体无完肤!二比一,总分一比一平!关键的第三局,到来了。燕世藩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的声音,他双眼赤红,狠狠地盯着陈平川,暗道:“好一个陈平川!我倒要看看,你究竟有多少本事!”他孤注一掷,抛出了一个谁也想不到,也谁都不敢轻易接的题目。“第三局,不比诗词,也不比断案!就比一比……策论!”“我朝推行‘一条鞭法’,乃是国之大计!你们,便来论一论,这‘一条鞭法’的利弊得失!你们的每一个字,我都会让人记下来,呈给家叔过目!”话音一落,整个大堂的空气仿佛都被抽干了!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惊恐地看着燕世藩。这简直是疯了!“一条鞭法”是当朝国策,事关国本,岂是他们这些尚未入仕的举子可以随意评判的?说利,那是歌功颂德,是讨好朝廷,显得没有风骨,落了下乘。说弊,那更是自寻死路!抨击国策,非议朝政,这罪名一旦扣下来,别说春闱,小命都难保!这已经不是文斗了,这是一个陷阱!慕容修的脸色也变得无比凝重,他走到陈平川身边,低声道:“平川兄,此题太过凶险,不可不慎。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陈平川也眉头锁紧,沉吟不语。燕世藩看着众人噤若寒蝉的模样,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得意的快感。他要的就是这种效果。就在这沉寂中,一个清冷的声音,轻轻响起。“我来。”众人循声望去,只见那个一直沉默不语的青衣书生,张若素,缓步走了出来。他清秀的面容间没有丝毫畏惧,只有平静与坚定。陈平川和慕容修都看向他,眼中带着一丝询问。张若素对着他们微微点头,示意安心。随即,他转过身,目光清澈,直视着燕世藩,也看着在场的所有人。“国之良法,利在社稷,弊在豪绅。”短短十个字,如平地惊雷,炸响在每个人的耳边!随即,她顿了顿,继续说道:“若执法者与豪绅为伍,则良法亦成恶法!”振聋发聩!这一句话直指这道难题最核心的本质!它没有直接说“一条鞭法”是好是坏,却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所有良法推行过程中,最根本的矛盾所在!利国利民,但损害了既得利益者——豪绅的利益!而良法能否真正推行,不在于法条本身,而在于执法之人,是与国同心,还是与豪绅同流合污!此言一出,燕世藩等人瞬间面如土色,张着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反驳?如何反驳?你若反驳,就等于是承认自己就是那个与国策作对、阻碍良法推行的“豪绅”!这个罪名,谁担得起?高下立判!三局两胜,结果已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