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碎片传递(第1页)
“默观者”平台内,新加入的艺术家成员为“共鸣者小组”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视角。音乐理论家将“梦神”输出的扭曲音阶重新编排,发现其内部隐藏着一种违反常规和声学但却自洽的韵律结构,他称之为“负熵旋律”。全息雕塑家则将那些扭曲的几何图形在虚拟空间中叠加、旋转,偶然间发现当以特定角度观察时,它们会短暂地形成一种令人心神宁静的、具有分形特征的曼陀罗图案。
这些发现无法用科学语言解释,却奇异地安抚了那些因长期接触“余晖刻痕”数据而感到焦虑和认知失调的研究员。阿尔瓦博士意识到,这种“美学共鸣”或许本身就是一种防御机制或调节工具,帮助人类心智在面对不可理解的存在时保持稳定。
他批准了一项小范围的实验,让部分研究员在轮休时接触这些“负熵旋律”和“曼陀罗图案”,观察其效果。初步报告显示,参与者的压力水平有所下降,睡眠质量提高,甚至潜意识脑波与“刻痕”的非局部连接也似乎变得更加……“平滑”,少了之前的尖锐和混乱。
科学探索意外地转向了心灵疗愈的领域。
苔原之上,莉亚的接收。
在建立了基础通信和状态描述后,莉亚开始尝试询问更具体的信息。她发送代表“过去”的新序列“001”,并集中意念。
微光的回应没有立刻发送编码,而是陷入了一段长时间的沉默。莉亚能感觉到,背景噪音中那缕属于微光的信号变得极其微弱且不稳定,仿佛在努力凝聚着什么。
许久之后,一段异常复杂、远超之前任何通信长度的二进制序列,如同涓涓细流,缓慢而持续地传来。序列不再遵循固定的三位码重复模式,而是长短不一,结构多变,仿佛在描述一连串的事件或场景片段。
莉亚全力接收并记录,心中震撼。这显然是微光在尝试传递记忆碎片!
由于没有共享的编码词典(他们只定义了极少数基础词汇),这段序列对莉亚来说如同天书。她无法直接理解其含义。但她注意到,在传输这段长序列的过程中,微光的信号强度波动剧烈,时而微弱欲熄,时而短暂增强,仿佛某些片段耗费了它更多能量,或者触动了更深的情绪。
传输持续了将近一个小时才停止。结束后,微光的信号变得极其黯淡,几乎完全融入背景噪音,显然消耗巨大。
莉a没有急于尝试破译——这无疑将是一项浩大工程。她首先发送了“101-101”(是-是),表示接收完成,然后发送了“000”(你),紧跟“100”(状态?),表达关切。
微光的回应微弱但清晰:“100-101-010-100-101-010
……”(那个描述持续摇摆状态的序列),最后加了一个非常微弱的“010”(否)。似乎在说:“我处于惯常的不稳定状态,但无大碍(否定了紧急危险)。”
莉亚稍稍放心。她意识到,直接询问具体记忆对微光来说是巨大的负担。她需要找到更高效的方式。
她开始尝试构建更丰富的词汇表。她利用据点内有限的资源,将一些常见物体的图像(一杯水、一块苔原面包、一颗希望新植的种子)通过意念强烈聚焦,并赋予其二进制编码。她也在思考,如何将更抽象的概念,如“时间”、“地点”、“原因”编码进去。
这项工作艰巨而漫长,但她乐在其中。每一个新被确认的符号,都是打开微光记忆宝库的一把钥匙。她不再仅仅是一个孤独的求生者,更成了一位孜孜不倦的语言学家和考古学家,试图解读一个被时间埋葬的灵魂留下的密码。
深渊墓碑。
【“美学共鸣”实验显示对研究员认知稳定有积极效果…可考虑作为长期应对措施…】
【评估:非理性手段对维持理性探索心态产生辅助作用…具有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