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六骨符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章 定策凉州(万字大章)(第7页)

李宪皱了皱眉,示意他接着说下去。

“再说楚都督当年在凉州卫的三个精锐营,斥候营划归左威卫麾下,有夏官的文书,他人也不敢有任何异议,而陌刀营则被调往了大斗拔谷附近,至于弓弩营,则一直留在大营之中…”

喻茂行端起茶盏喝了口水,润了润嗓子,接着说道:

“现在的凉州大营,可谓是两卫混杂,表面看起来相安无事,凉州卫现任都督种远将军虽为大营主帅,但谁都清楚,真正握有实权,说一不二的,是在凉州城里的郭大将军。”

说着,他面露难色,重重叹了口气,“王爷,楚大人,恕末将直言,左威卫的兵将装备精良,气焰颇盛,凉州卫的兵将…身处其中难免受到排挤,尤其是原本楚都督手下的三大精锐力量,几乎全部调出大营驻扎在战场前端,尤其在斥候营划走之后,更是如此。”

楚潇潇的脸上更加沉凝,赤水军是父亲一手组建起来的,可以说对父亲忠心耿耿,更是父亲赖以仰仗的核心力量。

而斥候营,陌刀营和弓弩营则是父亲从营州调来凉州时带着的亲兵,现在也被郭荣分散集中管理。

此举,无异于将凉州卫从内部分化,让其首尾不能相顾,这样一来,边关战事一开,父亲的几大精锐主力便全部处于战场的最前沿。

用心何其毒辣,简直是狼子野心。

李宪看到了楚潇潇脸上的异样,用手肘碰了她一下,缓缓摇了摇头,接着问道:“那营内兵力部署如何?”

他现在需要尽可能了解对方的力量。

“左威卫在营内常驻兵力一般为八千到一万二不等,皆是能征善战的老兵…其中骑兵约两千,刀兵营、枪兵营、弓弩营各占其一。”

喻茂行答道:“此外,就是被划拨过去的原凉州卫斥候营,人数约五百,皆是百里挑一的精锐,擅长侦察、渗透、突袭。”

而后眼神一暗,惋惜道:“至于凉州卫本部人马,在营内尚有兵力约不到三千,还多为屯田、守城之兵,战力与左威卫不可同日而语。”

“那种都督就没有一点动作?”李宪有些疑惑,种远作为朝廷镇守西北的凉州卫大都督,怎会对此放任不管。

哪知喻茂行更是叹息许久,这才说道:“种将军为人刚正不阿,清廉节俭,治军极严,但也爱兵如子,他不愿看到凉州卫的兵士们在营中受排挤,便应了郭荣的提议,将大部分作战力量调出大营,分散在各处…”

说到这里,喻茂行也是颇为种远打抱不平,“可惜种将军来此时间尚短,也只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保全楚都督当年的旧部,他…也很难啊!”

楚潇潇微微点头,这与她之前的猜测相符,郭荣在凉州大营内掌握着绝对的兵力优势,根本不担心凉州卫会有任何动作。

“营内的将领呢?除了郭荣,左威卫还有哪些关键人物?”

喻茂行想了想,缓缓说道:“左威卫副将名叫韩猛,是郭荣的心腹爱将,性情彪悍,作战勇猛,是一员不可多得的战将,但其对郭荣的命令无论对错,一概执行,唯命是从…”

楚潇潇和李宪对视了一眼,这一点,两人也想到了。

郭荣要行不轨之举,没有帮手怎么能行,而这个副将韩猛极有可能便是郭荣做这些事情时最大的支持者,甚至有可能是执行者。

喻茂行没有看到楚潇潇和李宪脸上表情的微妙变化,接着介绍着情况。

“另有几位中郎将、郎将,也大多是郭荣提拔起来的,所以,营内的事情,基本上都是左威卫说了算。”

情况比想象的还要严峻,郭荣在凉州几乎就是一手遮天。

楚潇潇沉吟片刻,又问道:“那凉州刺史元振威大人可曾对郭荣此举有过反对?”

喻茂行言道:“元大人…他是刺史不假,但他没有办法将手伸到凉州大营中啊,地方行政长官是无权插手军务的,纵然对郭荣心有不满,也无济于事。”

李宪这时接过话,问道:“那元振威此人平日里如何?依你之见,我们进入凉州,元大人是会相助,还是会置身事外,甚至…倒向郭荣?”

喻茂行眉头蹙起,谨慎地回答:“这个…末将不敢断言,元大人平日里末将接触不多,也是曾听曾大人说起过,元大人将凉州治理的井井有条,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但他的立场,曾大人也捉摸不透…”

“哦?此话怎讲?”楚潇潇闻言顿时来了兴趣。

喻茂行微眯着双眼,似乎在回想曾泰之前和他说过这样一件事:“元大人久居官场,深谙为官之道,加之与军务并无直接关联,所以,若无确凿证据,他恐怕不会轻易开罪郭大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