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爽快应允(第2页)
郭荣语气忽然变得缓和了些,好像刚才的一番质疑只是性情而为,随口一说。
亲卫领命转身而去。
这时,郭荣的视线再度回到魏铭臻身上,脸上挂着一副看似亲和的笑容,但眼底深处却是一片冰寒,带着些许的杀机。
“啊…魏将军啊,坐下…坐下说话吧,自来了就一直站着,怪累的。”
魏铭臻心中明了…这是郭荣的拖延之计。
他并不打算点破,而是依言在旁侧的胡凳上坐下,腰背挺直,姿态依旧保持着军人的风采,“末将谢过大将军…”
帐内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只有炭火燃烧发出的噼啪声。
郭荣不再看魏铭臻,反而又低下头,手指在那张西域地图上有意无意地划拉着着,好像又在思考他的军国大事。
很快,亲卫便端来了两碗冒着热气的浓茶。
郭荣示意亲卫将其中一碗放在魏铭臻旁边的矮桌上。
“这是今年新到的陇右砖茶,滋味醇厚,入口回甘,用来驱寒最好不过了…魏将军久在洛阳,不曾品味过西北风沙之地种出来的香茗,请尝一尝,看和洛阳的茶叶比起来味道如何。”
郭荣自己并未动面前的那碗,只是对着他做了个“请”的手势。
“谢大将军。”魏铭臻抱拳道了声谢,却没有去碰那碗茶。
只是在胡凳上静静地坐着,目光直视前方,像尊雕像一般,一动不动。
郭荣也不在意,自顾自地端起茶碗,轻轻吹了吹上面的浮沫,饮了一口,然后就和唠家常一样,开始有的没的和魏铭臻聊了起来。
“魏将军,听你说话的口音,是洛阳人氏?”
“回大将军,末将祖籍河北道…因父亲在朝中任职,故而生长于洛阳。”魏铭臻微微颔首,小声应答道。
“哦?河北道…那可是个好地方…”郭荣缓缓放下茶碗,手指轻轻敲着桌面,转而又说道,“能在金吾卫中任职,又得太子殿下信赖,年纪轻轻便做到了中郎将的位置上,现在又得圣恩,调来凉州折冲府,护卫寿春王,随钦差察查答案,当真是年轻有为,日后定然前途无量。”
他这话看起来是在夸赞魏铭臻,但实则暗藏机锋,点明其身后有“太子”这一层的关系,同时也是在试探。
太子远在千里之外,魏铭臻又是钦差大臣的卫队长,自然要探一探太子这样一番安排背后是否另有深意,亦想知道太子对于凉州这里的情形掌握如何,以便自己做出相应的举措。
魏铭臻闻言神色没有丝毫改变,依旧是那副秉公无私的语气:“大将军过誉了,末将只是恪尽职守,听从上峰调遣罢了,至于太子嘛,平日里末将不过是负责东宫的安全与洛阳的巡查工作,与殿下并未有过多的来往。”
他直接将自己每日的任务原原本本说了出来,几乎没有任何隐瞒的地方。
整个朝堂之上谁都清楚…金吾卫在十六卫中本就是京城巡防与拱卫的核心力量,这样说,也没有人会怀疑什么。
“呵呵呵…好一个恪尽职守的中郎将…”
郭荣笑了笑,眼神却愈发深邃,“如今这凉州地界,也是不太平啊…突厥近日来连连挑衅,本将也是十分忧心,魏将军身为金吾卫中郎将,肩负地方守御之责,虽然没有经过战争,但与本将这凉州颇有异曲同工之妙,现又为折冲都尉,乃属我凉州辖下府兵,不知…对此有何高见?”
突然间郭荣开始询问关于对边疆战局的看法,这却让魏铭臻瞬间脑子里一片空白,完全没有考虑到他会有如此一问。
“这个…”魏铭臻一时语塞,“末将平日里只是负责执行严格的宵禁,监督街道巡逻,参与重大案件的抓捕和调查,对于边疆之事,确实不知,况且末将初到凉州,一直跟着楚大人调查案件,并未对边事进行详细的探究,所以末将不敢妄言之。”
郭荣点了点头,嘴角扬起一抹弧度,并未在此事上过多纠缠,转而说道:“听闻楚大人在洛阳掘出了几具死人骨头,闹得人心惶惶,现在又牵扯到军马上,魏将军一直以来跟在楚大人和寿春王的身边,不知对此有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