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药堂联络(第4页)
“等一下,潇潇…”还没等她说完,李宪突然出声打断,“就算是沈校尉见过的,如何能让他知道这里就是联络地点?”
“王爷稍安…”楚潇潇莞尔一笑,李宪说的情况确实存在,她刚才也细细想过,这时说道:“可以借口掉落物品,或者是传递药包这样非常短暂的动作,完成接触,同时给沈叔叔递上一个眼神,他是斥候营校尉,自然对此十分敏感…”
“妙计!真乃妙计…难怪在您小的时候,都督便说天资聪慧,如今看来所言非虚,这样一来,即便到时候被人看到,也不过是一种巧合的情况,抓不住任何把柄。”
封之绗细细品味着楚潇潇这第一步计划,不住地点着头,“看似无意,实则有心,此法最为稳妥,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首次接触的风险,即使他们怀疑,也绝对不会想到我们在人群中,不说一句话便取得了联系,于无声处听惊雷…”
心中亦不由得暗暗赞叹,“虎父无犬女,果真继承了都督那种缜密周到的计谋,而且还会牵着对面的鼻子走,这样一来,就算是他们日后有所察觉,也为时已晚。”
楚潇潇点点头,“没错,就是要让他们找不到一丝一毫的破绽,只有如此,确认了彼此的存在,建立起初步的联系,这样我才能在第二步的时候顺理成章地推行下去,而郭荣他们也只会认为是碰巧如此…”
李宪低着头看着自己这两只被缠的非常厚的双手,心中对比多次,无论如何楚潇潇这个第一步计划,远远比自己的那个主要要高明的多,不仅十分安全,而且充满了那种他十分欣赏的“谋定后动”的味道,根据不同的情形决定不同的方式。
见二人没有异议,楚潇潇继续讲述着她的计划,眼神犀利:“若第一次没有找到机会,那我们便再选时间,如果第一次我们成功了,那便着手准备第二次,创造一个非常合适的契机,让沈叔叔有正当理由主动前来,并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交流…”
“对,这样我们就会有两手准备,成功与否,都有相应的举措,不至于出现意外之后弄得自己措手不及。”李宪缓缓点头。
楚潇潇这时看向李宪,“王爷,我记得陛下钦点我为都畿道刑名勘验使时,曾给我可以调刑名案卷之权,尤其是涉及一些旧案的时候…可我们身在凉州,这个权力…”
“不要担心,只要是和案件相关的地方,各州县要不遗余力地配合,既为钦点,那便可以调阅凉州涉及边民,胡商,甚至于和西域有关的陈年旧档,你完全有权调阅…”
李宪十分肯定地说道,“就算是有人从中阻挠,我也可以以王爷的身份来强行调阅,这个权力,皇帝还是给我了,不然我也不可能这么多年来随意进出九寺五监翻阅卷宗,这一点,潇潇你尽请放心,有本王在,一切都不叫事。”
“好,既如此,我便在刺史府公开调阅近几年来边关各处军镇的全部卷宗,凡是涉及西域、边军、军械、粮草、马匹,甚至是往来客商的内容,都需要细细查验。”
楚潇潇眼中光芒闪烁,声音却忽地一沉,“尤其是涉及到有关西域,吐蕃,突厥这三个方向情报的具体细节方面,我们就需要请教‘专业人士’,届时,王爷直接令郭荣将沈叔叔差送至刺史府,以备咨询,这样便名正言顺…”
封之绗抚掌捋须,眼中满是赞叹:“大小姐此计可谓‘借力打力’,移花接木…从公事上引出接触,理由充分,即便郭荣知晓,在明面上也难以阻拦…”
楚潇潇抬了抬手,“封伯伯先莫要高兴的太早,还有一些情况我们不得不考虑…”
“请大小姐明言…”
楚潇潇将头转向李宪,低声说道:“郭荣派人护送我们来凉州的时候,那八百人还在刺史府前后驻扎着,沈叔叔来到府衙,他们一定会进行监视,而且,郭荣也会派人从大营一路跟随而来,所以刺史府中遍布耳目,我们涉及到某些隐秘的情报时,在森严的府衙就不便详谈…”
顿了顿后,接着又说道:“这样一来,我们只需要短暂的时间能将信息十分隐晦地传递给沈叔叔,将他约到第一次碰面的济世堂,他本就在凉州,借故装个病,闹个灾的,合情合理,我们到时候只需要在济世堂的后堂‘偶遇’即可,从而商议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将接触地点从府衙转移到药堂,更是神来之笔,既避开了府衙可能的耳目,又利用了药堂环境的天然掩护,郭荣他们的人还对此毫无办法,只能眼睁睁看着沈校尉走入内堂,让老朽我给他‘诊断病因’…”
李宪也听得豁然开朗,连连点头,对楚潇潇的此番谋划能力佩服不已。
“至于第三次,也是为长远计…”楚潇潇语气平稳,将计划推向更深一层,“我们需要为沈叔叔建立一个能够合乎情理,经常往来凉州城的理由…以便后续持续传递情报和商议对策。”
她目光转向封之绗,“封伯伯,您这济世堂,除了日常看诊,可还承接为城中大户、衙署,或是…军中某些非核心单位,定期配送些防疫汤药、定制些金疮药粉的活计?”
封之绗立刻明白了她的意图,眼中精光一闪:“不瞒大小姐,确有此事…不仅是城中一些府邸、商铺,就是包括刺史府的衙役、狱卒,偶尔也会来订些防时疫、防虫蚁之类的药包…至于军中嘛…虽然主要供应由朝廷控制,但一些平日里在外或者是边关哨所,有时物资补给不及时,也会私下找信得过的药堂采买一些应急…斥候营常年在外,风餐露宿,需要些驱虫避蛇、防治水土不服的药物,更是常事。”
“如此,那便好…我们可以设法,促成封伯伯的济世堂与沈叔叔所在的斥候营之间长期稳定的药材供应关系…比如…”
楚潇潇嘴角微微勾起一抹淡淡的弧度,眼中精光大作。
“由刺史府元大人那边,以体恤边军辛苦、加强防疫保障为由,拨付一小笔专项款项,指定由信誉良好,药材地道的济世堂,为斥候营定期供应一批特制的防疫驱虫药包…而沈叔叔,身为斥候营校尉,多年来一直驻守西北,对西域和陇右这片地方的药材有一定了解,一切便可顺理成章,完成对接,验收,同时我们如果有突发情况或紧急情报,亦可以在包草药的纸张上写出…如此一来,他定期往来于凉州城与军营之间,便有了无可指摘的公务理由,即便次数稍多,也属于分内职责,不会引人怀疑…”
说到这里,她又细想了一番,一拍桌子,“就这样办,郭荣就是再有怀疑,他也决然不敢和我们正面起了冲突,有殿下在此,那便犹如皇帝亲临,纵使他有天大的能耐,也不能将谋反之罪做实了…而我们,也就能在封伯伯的助力下,借助‘商议药材明细’、‘检查药材质量’等名义,拥有足够多与他安全隐蔽会面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