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符针的功效与作用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四章 少女尸骸(第6页)

整个雕刻工艺十分精美,虽在地下一年之久,然古朴的形制,流畅的线条,带着明显的异域风情,与中原各地的风格迥异。

她从旁端来一盆清水,将铜符置于水中仔细清洗,将上面的浮土和泥渍彻底洗净。

再拿出来时,李宪也看的真切…骆驼与弯月,就像是一副绝美的西域风情画,在这巴掌大的地方竟能让人直观感受到西域驼队的风貌。

“王爷可曾认出这代表着什么?”楚潇潇看了半晌,也没有看出什么门道,想到李宪曾经常在鸿胪寺翻阅典籍,便向他寻求答案。

“稍微近一些…”李宪伸出手想拿,但才反应过来自己的手上还裹着厚厚的白布,便让楚潇潇将铜符递近了些。

细细端详了一阵子,他皱着眉头在脑海中回想古籍中是否有对西域符号,图腾或是标记之类的记载。

过了一会儿,叹息一声,摇了摇头,“本王判断不出来…骆驼也好,新月也罢,这都是西域各地常见的图案,常用于商队的标识,通关凭证,某些特定国家或组织的信物,甚至还有可能是一个家族的传承…可能性太多了…”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而且还只有半枚,图案都没有完整出现,在西域同样有骆驼和新月出现的图案足足有上百种,涵盖了各地,各行业,要想确定,除非把另半枚也找到,或许可以找到…”

听着李宪的话,楚潇潇心中同样充满了疑问,这半枚铜符的意外出现,让本就迷雾重重的案件更添了一份诡谲。

死去的这个少女是谁?

从验尸的结果看,这名女子是土生土长的汉人,为何身上会携带着这种带有西域风格的铜符?

这铜符和她被“龟兹断肠草”毒杀有何关联?

其中,与边军走私一案和洛阳骸骨一案,是否又存在着某种未知的联系?

楚潇潇缓缓抬起头,将铜符在手中紧紧握住,眼睛穿过晨起的薄雾,仿佛要透过这戈壁滩上的薄雾,看向西北这片黑暗背后的真相。

“郭荣…会是你吗?”她眯着双眼,朱唇微启,小声呢喃了一句。

“王爷,这枚铜符绝非寻常配饰…它既然被珍藏在香囊之中,随身携带,可见其对主人而言必然意义重大…”

过了约莫半柱香的时间,她才缓缓转回头,对着李宪沉声道,“现在所有的证据和线索都在指向西边,毒草是西域的,铜符也是西域的,而且如果郭荣他们要走私军械,突厥也在西边…”

李宪闻言点头表示同意,“没错,洛阳骸骨上的‘突厥密文’,毒死他们和孙康的西域奇毒,还有如今这妙龄少女身上的西域铜符…这一桩桩,一件件,都和西北这片地方有关啊…”

紧接着他的脸色一沉,眼眸凌厉,“本王现在怀疑,不仅仅是凉州,只怕整个陇右道都被一张看不见的大网死死地罩住了…他郭荣一问三不知,本王就不信这么大的事情,他这位西北的一军主帅像个聋子,瞎子一样,什么都不清楚。”

两人对着这半枚铜符研究了半天,翻来覆去,试图从上面每一个细微的划痕,每一处铜锈,甚至是原本雕刻的骆驼和弯月中找出有用的线索,但最终不过是一场徒劳。

铜符上面,什么都没有,就是一块非常普通的牌子,此刻静静地躺在楚潇潇掌心,拒绝透露出更多的信息。

“看来…光靠我们俩,是看不出这铜符的来历了…”李宪重重叹了口气,神色间略带着些许挫败感。

楚潇潇没有立即回应,转而将铜符小心翼翼地用干净的绢帕包好,收入怀中,将其和自己的“白骨银针”放在一起:

“王爷莫要灰心,暂且将其收好…待见过了沈括,他常年驻守凉州,与西域诸部打交道甚多,或许多少会有些头绪。”

李宪也只得点点头,眼下除了等待,再没有其他的好办法了。

之后,金吾卫又在坑中进行了更彻底的搜查,最终只找到一枚款式简单的普普通通的银簪,除此,再无其他有价值的发现。

线索似乎在这里再次断掉了。

少女的身份和铜符的来历成谜,唯一的共同点,便是那在本案中无处不在的“龟兹断肠草”。

面对再次陷入僵局的调查,楚潇潇和李宪都明白,必须调整策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