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针 甲骨文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三章 引蛇出洞(第2页)

楚潇潇眉头微蹙,死死盯着桌上跳跃的火苗,忧心忡忡。

她的目光转向盛祎:“盛长史,你之前提到过的,营田署令孙健现在还在我们的控制中,他虽然未必直接见过李文远,但他负责的草料中残存有‘龟兹断肠草’之毒,其必定涉及部分走私环节,也必然接触过‘三堂主’的心腹或接到过其指令…如果…他也‘愿意’指证的话…”

盛祎立刻明白了楚潇潇的意思:“下官明白…大人是想通过制造一种假象,让李文远认为,孙健因为其弟孙康之死,心怀怨恨,加之被我们抓获,为了活命,心思已经动摇,可能吐露关键信息…”

“正是如此…”楚潇潇微微颔首,“还有那具在营田署地坑中发现的无名女尸…”

楚潇潇转头看向李宪,脸上的表情有些复杂,“我们一直未能确定其身份,但我现在猜测,其应该是赵铁鹰的女儿…”

“什么?”李宪瞳孔陡然放大,这一次他竟不敢相信楚潇潇的推测。

楚潇潇轻轻点了点头,“按照赵铁鹰的说法,结合我们前几日在营田署勘验的结果分析…这个结果我知道王爷难以接受,但确实是目前唯一的可能…当排除掉所有的可能性后,剩下的一种无论有多么不可能,也一定是最后的结果。”

李宪闻言,眼中迸射出怒火,他虽同李文远一样身为亲贵,但这位寿春王还是心怀百姓,不愿意看到百姓疾苦。

此刻,李文远和他手下这些人的所做所为,无疑于触碰到了李宪身上的逆鳞。

楚潇潇没有多言,只是轻轻地拍了拍李宪的手背,给他递去一个柔和的眼神,然后接着自己刚才的计划说道:

“虽然我们没有办法确定此事一定和李文远有关,但我想,他必定知情,因此…我们可以放出风声,就说经过详细勘验,以及某位‘知情人’提供的线索,已经初步锁定了死者身份,疑似与多年前一桩失踪案有关,而此案…隐隐指向某个位高权重之人。”

她刻意说得模糊,但指向性非常明确,就是要敲山震虎,让李文远觉察到自己离目标越来越近。

李宪低着的头猛地抬起,眼前一亮,半晌,从牙缝中挤出一句话,“对,就这样,如此一来,赵铁鹰见过‘三堂主’的接头人,孙健又是参与毒草投放或粮草走私的核心成员,而那具无名女尸背后牵扯的旧案,又是李文远不可能回避的地方,三个点,每一个都让李文远坐立难安,三管齐下,由不得他不慌。”

说罢,李宪眉头紧皱,眼神一凛,一股无形的杀意瞬间在这个狭小的空间内弥漫开来,这还是楚潇潇第一次感受到李宪身上这股肃杀的寒意。

盛祎这时也面色凝重,补充道,“计策是不错,但我们必须还得考虑一点…”

“考虑什么?”楚潇潇和李宪两人异口同声地问道。

“郭荣…”盛祎沉吟片刻后缓缓说道,“他是李文远在军中的一只利刃,一旦李文远觉得危险,很可能命令郭荣动用军队强行干预,甚至…杀人灭口,毁灭证据,届时我们即便再有证据,也可能功亏一篑,甚至自身都难保…”

楚潇潇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决绝:“所以,必须想个办法牵制住郭荣,让他无法轻举妄动。”

“如何牵制?”李宪不解地问道。

“王爷,您还记得郭戎川吗?”楚潇潇看向李宪,给他挤了一下眉。

李宪会意,“当然记得,他身份特殊,而且那时你推测他对郭荣并非完全忠诚…”

楚潇潇手指在桌面上敲打着,“正因如此,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同时,需要一场‘意外’,让郭荣不得不留在凉州大营,无暇顾及别处。”

一个详细的计划在楚潇潇脑中逐渐清晰起来。

“我们这样…”她压低声音,让两人靠近一些,凑在烛盏之下详细阐述了起来。

“首先,明日一早,王爷便以自己的名义,邀请郭荣过府‘商议军务’,所议之事无外乎是如何加强凉州城防,应对可能出现的‘流寇’,或者是应对突厥人的突然袭击…而且,我们也要仿造一封突厥人将要犯边,这个借口合情合理,他身为大将军,自然不会对此无动于衷,只要将他拖在刺史府至少一日,我们便可将李文远一举拿下。”

李宪点了点头,算是将此事应了下来,而后楚潇潇又说道,“第二步,便是由魏铭臻持王爷手令,秘密出城,寻到郭戎川,不必言明全部,只透露我们发现凉州有巨大阴谋,涉及通敌,需要他协助稳住大营,尤其是看好郭荣的亲信部将,确保在关键时刻,大营兵马不能擅自调动。”

盛祎皱了皱眉头,提出自己的疑惑,“大人,这郭戎川身为郭荣的部将,是否可信?”

“他是郭荣的亲兵营校尉,郭荣到了凉州,那由他稳住大营,自然也是没人怀疑的,至于他本人可信与否,有那么重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