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2 分分钱的生意(第2页)
刘春来听到这话,有些震惊。
他们的成本是如何降低下来的?
一直以来,刘春来没有降价,却也在要求郭峰云想办法降低各种金属纽扣的成本。
铜扣这东西,仅仅是原材料的价格,一粒平均算下来,差不多都要一分四厘。
还得算上设备折旧费,人工,电费,厂房等成本。
两分的价格,能有利润?
刘春来很清楚,这年头,国营厂都没有什么质量意识,更不要说这些作坊式的小厂。
可对方那神情,又不像是作假。
“老板,您放心,我儿子原来就是冲压厂的技术学徒,厂子不景气……”
仿佛为了让一行人放心,他们产品的质量没问题,这老板拍着胸脯保证,“我们的厂就在不远处,几位跟我去看看就放心了……我们绝对是有技术实力的!”
田明发跟杨小乐都看着刘春来。
如果纽扣的价格真的降低这么多下来,他们一年在这方面至少能节省十多万。
八十年代的十多万,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如果不是刘春来一直要求降低成本,田明发等人根本不会在意这点小钱。
跟着刘大队长,随时都是大麻袋装钱,哪里在意这么个数字?
“行,我们先在市场看看,然后跟你去厂里看看。”刘春来开口说道。
中年摊主有些不情愿地看着田明发。
心中还嘀咕,这人一点都不懂事,领导都没说话呢。
被中年人一脸期待盯着,刘春来也看着自己,杨小乐那眼神似笑非笑,顿时让田明发火气上升:“没听我兄弟说的,先逛逛市场!”
中年就差对着这位干部喊领导仁义了。
为了照顾对方的好奇心,居然说先逛市场。
市场里那么多人,天气又热,溜达一圈,一身臭汗。
可想着几十万的生意,自然不能这样放弃。
转身对摊位上的一个穿着朴素,个子瘦小的女人交代了几句,就陪着几人去逛市场。
a
“老板!咱们这市场虽是新建,咱的小商品交易市场发展时间可不短了。以前集体生产时,国家不允许小商小贩搞个体经营,很多人为了生存,就提着两个提篮或是担着框子偷偷搞……”
作为本地土著,中年摊主比杨小乐了解得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