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2 不要问,问就是不知道(还账17/44)(第4页)
“那我去给山城轻工局拍个电报,如果不来,这笔外汇就全留在我们手里。”吕红涛压抑着自己的不满,开口说道。
刘春来不置可否。
随后,几人开着车往江南制衣厂而去。
电报虽然紧急,合同还没签订,加上现在产能庞大得吓人,刘春来只会让厂里增加部分产量,依然得压着生产,交付期一个月,抛开运输时间,也有至少半个月的加工时间。
一天七千套,产能的一半。
即使要往沪市发一批货,也得保障花都的供应,那也无法让这么庞大的厂全功率运转。
外贸单一来就是十万套,刘春来有些意外。
按常理来说,一开始合作,在没有确定市场情况的时候,一般都是先来几千上万套。
这个时代的国际市场,难道比国内市场还更疯狂?
八十年代的世界,刘春来不了解。
完全陌生的一个时代。
山城。
葫芦村办事处。
苗仕林跟杨艺几人紧紧地盯着眼前的刘志强。
两人都是板着脸,没丝毫表情。
红衫制衣厂的几名领导也在场。
厂长朱明玉,财务总监汪海洋,销售科长马明浩几人同样在场。
“刘经理,刘春来究竟是啥意思?红杉厂已停工了好几天,你这几天也都躲着咱们,有意思吗?”
杨艺满脸的不爽。
从刘春来丢了她那块花了几个月工资买来的上海牌手表后,她对刘春来的人,态度就没之前那么友好了。
无理取闹不至于,符合规矩的工作,还是要干的。
就是没有以前那么好说话了。
刘志强不停地抽烟,也不吭声。
苗仕林看着杨艺,苦笑着摇了摇头说,“你现在问他也没用。”
随后又狠狠地抽了一口烟,喷出一大团烟雾,才对刘志强开口:“志强同志,红杉厂的情况,现在你也知道,现在整个厂的订单早就完成,新的缝纫机设备也已按照要求到位,旁边的厂房也腾出来提供给你们扩大生产规模,可现在工厂没有新的订单……”
这几天,刘志强一直躲着轻工局的人,就是为了这事儿。
好不容易今天把他给堵在了办事处。
刘志强满脸无奈,深深地吸了一口烟。
“苗局长,这事情我也不清楚。你也知道,我只是春来叔安排在这边的负责人,做什么都得等他指示,他要求干啥我就干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