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出鞘1-40集免费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卷 风起青萍末 第一百五十四章 舫上立佳人(第6页)

然而考榆坊最出名的却不是河两岸的花街柳巷。

此地最妩媚撩人的景色,恰恰是在那条考榆河上。

考榆河上,有不少画舫,沿河行驶。

画舫之上,皆是两岸各大青楼之中的花魁。

一到夜里,一条考榆河上,可谓百花齐放,群芳争艳。

这些烟街柳巷的风尘女子,为金淮城这座边陲之地提供了不少滋味。

考榆河边两岸,总是站满了人,有锦衣华服的公子爷,也有衣衫褴褛的老乞丐,然而站在岸边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是男人。

而这些男人们,来到这里也都只有一个目的,“赏景”。

金淮城的正经女子,从来对这种地方不屑一顾,对那些做着皮肉生意的风尘女子更是低看一眼。

那些画舫,行驶的速度都极慢,方便在路过考榆河两岸一些个入水台阶时停下,供有钱看客们仔细挑选。

若有出价令人满意的公子爷,愿意一掷千金只为与美人共饮,那么那艘画舫便会停下,请那位公子爷上船一叙。

这些画舫之上的花魁们,往往不只是徒有其表,而是从小被培养琴棋书画等雅好,就是方便日后陪客人闲聊之时,还能献上一曲歌舞,也能跟那些满腹经纶的文人骚客们谈天说地,聊聊诗词歌赋。

扶摇天下的风月场所,终究还是讲一个雅俗共赏的,姿色身段是俗,那么诗词歌赋便是雅。

然而这样的雅,多数时候仅仅只是为“俗”服务的。

它们是覆盖在欲望之上的一层薄纱,是文人骚客们最后一份体面。毕竟没有人愿意真的承认自己是个俗人。

而且一艘画舫,上面往往不仅仅只有一位姑娘,故而能出得起价上画舫的公子爷们,家底丰厚程度远超普通人的想象,因为一次需要同时付给数位甚至十数位姑娘赏钱,非寻常人家所能承受。

若只是在画舫之上跟姑娘们一起饮酒聊天,听曲儿赏舞那倒也罢了,数目虽大,却还是有不少公子哥能够出得起价。

可若是不止于上船听曲儿赏舞,喝酒聊天,而是想要与姑娘们更深入交流的话,费用便极贵,门槛也交高。遇上一些个较为洁身自好的花魁们,还真不是光看钱就可以。用这些姑娘的话来说,便是“也看眼缘”。

若银子到位了,眼缘也极佳,那么那些公子哥们,便可有幸能够与佳人共度良宵,可能还不止一位佳人。不是神仙也胜似神仙了,其中滋味,不足为外人道也。

一位青衫少年剑客,只身来到考榆坊,站在考榆河左岸,左顾右盼。

当日,吕高阳私下里告诉李子衿,乔宏邈最喜欢出入风月场所,若想摸清楚此人的人际关系,那么从考榆坊下手准没错。

所以李子衿来此地,碰碰运气。

关于考榆河上的画舫,那位郑国第一镖师还向少年透露了一件秘辛,说那考榆坊风头最盛的花魁,名为“师师姑娘”,关于这位姑娘的姓氏,从来无人得知。

那位姑娘极美,虽然市场戴着面纱,唯有少数出得起天价登上画舫的公子爷见到过师师姑娘真容,然而有诗人见过那位姑娘之后,专门为其题诗。据说为那位姑娘题诗的文人骚客不在少数,个个都是扶摇天下有名的才子,女子绝色可见一斑。

吕高阳离开金淮城之前,告诉李子衿,他想知道的情报,关于郑国、乔府、乔宏邈的信息,也许能在那位花魁那里打听到。

当然,要花上不少钱,数目恐怕不亚于与那位姑娘共度良宵,当以金枝玉叶为单位计算。

早已是山上人的李子衿自然不缺这点钱,与那位飞雪客栈的柴老爷兑换了三枚霜降钱与三枚小满钱以后,少年郎如今在世俗王朝同样吃得开。

关于乔府的一切,吕高阳把自己知道的都说了,听在李子衿耳中,却依旧如同管中窥豹,不见真容,难得全貌。

他也没有再为难那位郑国第一镖师,毕竟对方已经相当有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