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风起青萍末 第一百一十六章 不夜天边月(第3页)
人山人海,李子衿便取下翠渠剑鞘,自己握住剑柄下面那端,让小师妹红韶握住剑鞘的另一端,免得二人走丢。
袁天成依旧是御风悬停在半空之上,一方面是以俯视的角度,可以及时出手帮助一些不小心被人潮拥挤,给推搡摔倒的修士,保持整个观广寒赏的炼气士大军,进进出出都合理有序。
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方便运转那面传送法阵,维持“镜面”的稳固,毕竟动辄几千上万人进进出出的,除却要消耗极为夸张的神仙钱,利用其中的灵气来维持法阵运转之外,也需要这位不夜山副山主,调动自身识海内的灵力,去保持法阵结界另一头,与这一头
的平衡。
若不如此小心谨慎,则不夜城城墙的另一头,就极有可能出现山河崩塌的情况,会死伤无数。
毕竟,“另一头”,连接的地方,可不是什么寻常洞天。
那是揽月洞天,传说中,可以从中进入月宫的地方。
在道家三十六洞天当中,排名极为靠前。
十大洞天,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其中各有机缘奇遇,被扶摇天下九州,各大山上仙宗,或是实力强悍的世俗王朝所占据,亦或是好几个山上仙宗,共同拥有。
一座洞天福地,其中蕴含的天地灵气,法宝机缘,数不胜数,且不会一次性消耗殆尽。
每隔一段时间,一座洞天福地中的天地灵气、日月精华,就会重新凝聚,若是那些山上仙宗和世俗王朝,能够保全得当,那么其中的灵气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但是要维持一座洞天福地的流转,同样需要消耗大量的神仙钱,为自家的洞天福地,构建强大的山水法阵,结界屏障,更要为其中的草木精魅,付出数之不尽的灵力,用以“点化”。
所谓点石成金,撒豆成兵,还有那“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都可以在洞天福地中施展。
扶摇天下有的洞天福地,里面也个个都相当于一座“小天下”,会有凡夫俗子,会有世俗王朝,江河湖海,山川峰峦,魑魅魍魉,应有尽有。
这样的洞天福地,排名就会极高,所需要耗费的神仙钱,也就更多一些,但是其中的机缘法宝,天地灵力,同样更多更好。
还有一些洞天福地,里面是没有“人”的,甚至连日月星辰,山川湖海都没有,只是一片混沌的状态,天地初开。所以需要一座山上仙宗,不断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去开荒,去打磨,去创造构建出一处“小天下”。
故而又有诸子百家共拥一座洞天福地的情况,因为单独一座仙宗,或是一家之力,是绝对不足以支撑起一座洞天福地正常运转的。
眼下,不夜山所拥有的这座揽月洞天,便是一座,从混沌状态,逐渐被开荒,打磨,发展至今,已经小有规模的“小天下”。
一个青衫少年剑客,带着一位白衣少女,共同迈入那扇“镜面”,波澜荡漾之后,两人眼前的天地,焕然一新。
红韶小嘴微张,惊呼道:“师兄你看!”
李子衿站在城头,望见一座闻所未闻的“小天下”。
秋风萧瑟,树叶昏黄。
从城头向外望去,那轮满月远在天边,却又近在咫尺,仿佛只要踮起脚尖,伸手揽月,月自会来。
城墙这一头,早已站满了来自于扶摇天下的炼气士。
更有甚者,动用符舟一类的仙家法宝,携三五好友共乘其中,飞向那轮满月。
有剑仙脚踩飞剑,御剑疾驰而去,脚下三尺青峰,手中美酒一壶,奔月饮酒,豪迈洒脱。
有儒士登高作赋,就那轮大过扶摇天下许多的圆月,吟诗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