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四合院从傻柱身死开始123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3章 一碗汤圆,一场风波(第2页)

话音未落,又有人喊:“赵婶,我这碗还没盛呢!”她应了一声,转身时腕子上的银镯子晃了晃,把阳光碎成一片,落进洗碗池的水花里。

赵婶的银镯子还晃着碎光呢,张婶的菜篮子先“哐当”砸在洗碗池边:“老嫂子,快说说小秋子咋琢磨出这汤圆的?我家那口子昨儿还念叨食堂要黄,今儿闻着味儿直拍大腿!”

赵婶搓碗的手顿了顿,肥皂泡顺着指缝往下淌:“昨儿后半夜我起夜,瞅见小秋子猫在煤窖里翻东西——那地儿潮得能拧出水,他举着个手电筒扒拉煤块,说是找去年存的山楂干。”她捞起一只碗“咔”地摞进筐,“手都划了道血口子,还跟我乐呢,说‘婶儿您可别告诉师父,他该心疼了’。”

王哥刚跨进门的自行车“吱呀”一声刹住:“合着我今儿看他眼下青得跟烟熏的,是没睡踏实?”

“哪儿是没睡踏实!”赵婶撩起围裙擦手,“四点就起来泡糯米,说要让汤圆软和得能抿化在嘴里。我端了碗热粥过去,他喝着喝着趴在缸沿上就眯着了——那模样,跟我家小孙子偷啃糖瓜被逮着似的。”

张婶的眼眶突然红了:“我昨儿还端着饭盒绕着食堂走,嫌红烧肉肥……”她猛地拍了下大腿,“明儿我让我家那口子把二小子从学校拽回来,就为这碗汤圆也得捧个场!”

王哥抄起车筐里的菜就往许砚秋怀里塞:“我这就去副食店打两斤白糖,明儿给你送过来!”

许砚秋被塞得怀里全是菠菜,抬头时正撞进一双带笑的眼睛——娄晓娥倚在院门口,米色风衣下摆被风掀起个小角,手里捏着张折成小方块的纸条。

“娄姐?”许砚秋手忙脚乱把菠菜往柜台上堆,“您咋来了?”

娄晓娥往前走两步,风里飘来若有若无的茉莉香:“路过闻着桂花香,就进来瞧瞧。”她把纸条往他手里一塞,动作快得像怕被人看见,“这是我在巴黎学甜点时记的,芒果椰浆冻和杨枝甘露的做法。糖量我标好了,你试试?”

许砚秋展开纸条,钢笔字清清爽爽:“椰浆要选现磨的,芒果得挑吕宋芒……”他眼睛倏地亮起来:“娄姐这是要让我把食堂变成甜水铺啊?”

“甜水铺不好吗?”娄晓娥低头理了理袖口,嘴角勾着点笑,“老北京的甜,得有人接着往下传。”她抬眼时正看见傻柱从仓库出来,拎着半袋面粉,“我先走了,别让柱子瞧见我塞你东西,他该说我抢他徒弟了。”

话音没落,三大爷的折扇“啪”地敲在门框上:“秋子,跟我去中院,我找了几家住户唠唠。”

中院的槐树下支着张破方桌,五大妈正往桌上摆葵花籽,见许砚秋来,抓了把塞他手里:“快坐快坐,你三大爷有正经事说。”

三大爷端起茶缸子抿了口茶,清了清嗓子:“前儿食堂冷清那阵儿,我这心里跟堵了块窝窝头似的——咱院儿的食堂,可不单是吃饭的地儿,是咱的脸面!”他用折扇敲了敲桌沿,“昨儿我去二大妈家,她说张婶跟老李家拌嘴,说食堂要黄;今儿张婶又说要带全家来吃饭……这说明啥?说明咱院儿的心没散,就是缺根绳儿拴一拴!”

“老三位你就直说吧!”二大爷啃着葵花籽,“别绕弯子。”

三大爷一拍大腿:“每月十五办‘邻里美食节’!各家出个拿手菜,食堂掌勺主菜,大家伙儿凑一块儿吃。一来让食堂生意稳当,二来咱院儿的亲热劲儿也续上了!”

五大妈眼睛亮了:“我会做糖耳朵!”

张婶举着手喊:“我家那口子会爆肚!”

二大爷把瓜子皮一吐:“成!我让我闺女从单位借俩折叠桌,保准坐得下!”

许砚秋看着围过来的街坊,喉咙突然发紧——前儿还冷清得能听见煤块掉地的食堂,今儿倒像被塞进了把火,烧得人心都暖烘烘的。

夜幕降下来时,灶台上的铜锅还温着半锅汤圆。

许砚秋擦着传承之勺,桂花香混着炊烟飘出窗外,落在院儿里的槐树上。

傻柱蹲在门槛上抽了半根烟,突然说:“今儿张婶非塞给我二斤白糖,说‘给小秋子做汤圆用’。”他掐了烟,转身时眼睛在夜色里发亮,“王哥还说要把他那辆破三轮刷了,明儿帮咱去菜市场拉货。”

许砚秋舀了碗汤圆递过去:“师父,您当年能甜到厂长闺女三条街,我这不就是跟着您学的?”

傻柱咬开汤圆,芝麻馅在嘴里化得很慢很慢。

他突然用手背抹了下眼角:“你啊……比我还懂——甜的不是汤圆,是人心。”

风掀起门帘,院儿里不知谁哼起了小曲儿。

桂花香裹着饭香飘向夜空,远处传来零星的车铃声,混着孩子们追跑的笑声,把四合院的夜,泡成了一碗甜得刚刚好的汤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