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王羲之书法简介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79章给老夫一个交待(第1页)

第279章给老夫一个交待谢允不想回豫州陈郡,原因非常简单,他是一个清心寡欲之人,一心求道,因为冉明,他的道也求不成了,所以看冉明非常不爽。谢允挑头,也带动一部分人不愿意回豫州,这些是大都是谢氏偏支子弟,陈郡谢氏上千族人,在历史上留下名号的不过区区十数人,他们大都还是文不成武不就,因为谢氏余荫,得到一个小官,过着有田、有产妻妾成群的日子。当然还有不少人抱着留下看守田产的心思。他们的田产、店铺、房产这些东西都带不走,卖掉虽然会卖一部分,但是肯定会留下大部分。这些东西需要人看守,特别是当初南迁的时候,留北支的那些苦哈哈,多年的媳妇熬成了婆,现在北方各大士族都变成了嫡弱庶强,琅琊王氏的庶子,在魏国居然能做到次九卿的位置,在东晋,哪怕是王氏嫡子也不敢想象。谢氏的争吵越来越激烈,人就是这样,如果遇到利益纷争的时候,再好的关系也会变得恶劣,多少手足兄弟还不是因为利益,反目成仇?谢安看着满堂吵闹的宗族会议,有点茫然。谢安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在历史上他一直没有出仕,就是因为他的从兄谢尚是豫州刺史,镇西将军。他的长兄谢奕、弟弟谢万都位高权重,为避免陈郡谢氏权柄甚重,遭到朝廷猜忌,所以他避而不出。直到谢尚、谢奕病逝,谢万被罢黜,使谢氏家族的权势受到了很大威胁。谢安才主动接受桓温征召成为西府参军!在这个时空,魏国异军突起,大有统一天下之势,谢安知道以晋朝内忧外患的破摊子,肯定不是魏国的对手。魏国虽然主体官僚仍是士族,这些被胡人长期欺压,在这样的环境,并没有让他们养成二世祖,相反,反而养成他们积极向上的性格。魏国官员最想做的事那就是推翻压在他们头上的胡人,以嫡支戴给他们无形的枷锁。魏国士放可以接受关中士族,但是绝对不会接受他们原本同根而生的血丝同袍。另外就是魏国冉闵是开国皇帝,但凡开国皇帝都有一个无与伦比的优势,那就是在军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威望,所以历朝历代,士族在开国皇帝面前都有有所收敛,皇帝能掌握军权,所以就没有士族敢反皇帝,在国家暴力机器,士族的力量还是太弱!谢安能看到冉魏与司马晋的区别,他也知道冉魏越发展,实力就会越强大,无论代国。还是燕国、秦国,根本就没有能力给魏国制造麻烦。如果真正等到魏国统一天下时,谢氏再想抱冉氏的粗腿就太迟了。谢安淡淡的笑道:“愿意留的,就留下来,愿意走的就走!”谢安的话让谢允有一点成就感,必竟谢安让步,在谢允看来,这是谢安对他的退让!就在这时,一个管事在谢尚耳边轻声低语起来,谢尚闻言顿时脸色大变。谢广看到这一幕对谢尚道:“仁祖,发生了什么事,说来听听!”对于这个三叔,谢尚向来尊敬,他起身道:“没有什么,太后凤驾到了府门口,看来,我们都应该出去接驾!”谢安暗道“果然,这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太后都知道了此事,恐怕东晋各大士族也都知道了!”谢广摆了摆手道“其他人就不用了,仁祖和无奕、安石你们三个去迎一下!”东晋皇太后实际的掌舵人,诸蒜子此时脸上没有任何表情,悠闲的在谢氏的贵宾招待厅内喝着茶。谢尚、谢奕、谢安三人知道诸蒜子今天晚上光临谢府的用意,他们都在忐忑,诸蒜子会采取什么办法对付谢氏。如果是打压的话。谢氏不是其他士族,可以任人拿捏,谢尚为安西将军,事实上是东晋除桓温之外的一个藩镇,实力远经司马勋、殷浩和袁真之上。虽然比不上桓温,但是对付东晋朝廷并不太困难!只是拉拢的话,就更有意思多了,冉氏的诚意已经显示出来了,除了诸多官位,还有那个白糖,这可是谢氏的金山,可以源源不断的为谢氏带来丰厚的利益!同时,谢安也松了口气,诸蒜子肯屈尊降贵,驾临谢氏,本身就说明了问题。这恰恰是诸蒜子的聪明之处,她是向谢氏示以友好,这说明事情还没有坏到无法挽回的局面!谢尚、谢奕、谢安三人不约而同的尽扫脸上的忧郁之色,看来他们三个都是聪明人,都想通了!好一阵寒暄,宾分主次,相对而坐。诸蒜子道:“听说魏国来了旨意?不知道如何安排哀家的这个女儿!”诸蒜子故意把女儿咬得很重,意味非常明显。谢奕见诸蒜子居然没有开口问他们几个封赏的事情,反而单独问起了谢道韫的事情,不免有点意外。谢奕道:“回禀太后,魏国皇帝来了圣旨,册封新安公主为胶东王贞敬王妃!”诸蒜子淡淡的道:“贞者节操也,形容忠贞不二,敬者,德之聚也,贞敬王妃,呵呵!”诸蒜子淡淡的笑了起来,发出银铃般的笑声“谢爱卿,可明白魏国皇帝的意思?”中国的文言文博大精深,有点含蓄,有点内敛,更重要的是,可以解释出多种意思。诸蒜子道出了字面意思。中国人有句话叫做缺啥补啥,比如明朝的正德皇帝,当时的大明内阁就知道作为太子的正德皇帝,胡作非为,能给他起了一个正德的年号。而正德的意思即是要端正自己的德行,只有自己的德行端正,才能居上位治理天下。这里头最重要一点就是正己,说穿了,潜台词就是说新皇帝的德行不够,先要正己,才能治人。若是更通俗易懂一些,那就是说新皇帝缺德,这病得治!现在谢奕也回过味了,这个封号本身就是一个大问题,肯定是魏国皇帝不满谢氏的门风未婚先育,本身就与礼法相冲突。这个封号其实就有点拐弯骂人的意思。谢道韫你的贞洁没有保住,从今往后要知道自尊自爱。想到这一点,谢奕的脸一下子红了。打脸啊,这是**裸的打脸!谢奕的呼吸开始急促起来,站在他身后的谢安知道这个驴脾气的兄长,到了暴发的边缘。谢安也在感慨,诸蒜子太厉害了,轻松三言两语,不仅让谢奕不会感激冉闵的恩赐,反而会觉得这是对谢氏的奇耻大辱。谢安在谢奕在暴发之前,躬身的道:“不知太后深夜驾临谢氏,所谓何事?”经这谢安这么一打岔,谢奕也回过神了,可是诸蒜子的话,就像是一根刺,插在他的心头,让他无比郁闷。诸蒜子道:“魏国业已统一北方襄阳的地理位置就非常重要了,这个襄阳太守之位在此时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襄阳太守不仅要熟悉政务,更重要的是要知兵事,哀家也在考虑襄阳太守的人选,不知无神奕能否为哀家举荐一个人选!”谢尚或许作为一个将军不够出彩,但是他作为一个士族子弟。一个谢氏崛起的大助力,心思非常灵敏,他从诸蒜子的意思中领略到了另外的一层意思。诸蒜子打算用谢氏代替桓温氏,襄阳太守就是前提,也是所谓的投名状。让谢氏举荐,话外意思也是说诸蒜子打算把襄阳太守之位让给谢氏。谢安的眼睛也眯起来了,诸蒜子作的真是好打算,拿桓温的地盘来安抚谢氏,让谢氏从对抗桓温的幕后提到前台。谢安就不相信,在这个世界上还会缺少两千石大官?其实做官并没有什么能力不能力之说,五品以上的官员基本都是自己招募的幕僚在做具体的政务,所以他们本身就可以抽身事外!在士族门阀时代,一个打上门阀烙印的人,敢叛国,敢忘民族,但是却不敢背叛家族!谢安还在沉思之中,谢奕答道:“太后好意,无奕心领了,可是族中子弟不是年龄尚幼,就是德行不够,恐怕无人能胜任襄阳太守之职!”“无人,年幼?”诸太后笑道:“万石如今已经而立之后,素有才名,何不让他出任襄阳太守兼北征中郎将?”谢万是谢安的弟弟,司马光给他的评价是才器隽秀,虽器量不及安,而善自炫曜,故早有时誉。工言论,善属文。说的就是谢万,才华横溢却无肚量,喜欢自夸,尤其在文才方面,成就极为难得!这样的人,让他当大学教授,研究学问,或者是教书育人,就是人尽其才,让他治理地方或者是领兵打仗,就是贻害地方和将士!然而奇葩的是,晋朝偏偏让他当豫州刺史,让他领兵北伐。于是悲剧就产生了!接着,谢安留下与太后密谈,时间并不长,仅仅一刻钟左右,然后,诸蒜子起驾回宫。谢尚问道:“安石,诸太后想干嘛吗?”谢安悠悠的叹了口气道:“还能干嘛,还不是拉拢我们谢氏!”谢尚道:“没有想道啊,时局变化如此之快,魏国大势渐成。统一天下之势不可逆转!我们谢氏不能在东晋这颗歪脖子树上吊死!”谢安道:“不错,树挪死,人挪活。我们谢氏要想发展,光在东晋远远不够,东晋司马氏实非人主,安石看那魏国皇帝倒有贤君之姿!”谢尚点点头。突然谢安问道:“兄长哪里去了?”谢尚笑道:“怒气冲冲,骂骂咧咧的去了!”“啊!”谢安惊叫道:“快不好,要阻止他,他肯定是受了诸太后之激,去寻那冉子阳的晦气去了!”谢安猜测得不错,谢奕经诸蒜子提醒,知道冉闵对谢道韫还是有点偏见的,特别是弄了一个劳什子贞敬王妃的封号,他这一次倒没有大张旗鼓,而是单人独骑,策马去了冉府。冉明府外有司马昱的军队,看到谢奕一人,倒也没有阻拦,谢奕来到冉明府前,怒骂道:“冉家小儿,速速出来,给老夫一个交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