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五十六章 一剑渡山河(第3页)
武夫宋景山从睡梦中惊醒,看见练剑台那边的青衫剑客,如今真长成大人模样了。
少女陆知行将烟霞剑放在双膝之上,双手抱拳轻轻压在剑上,坐在不夜山祖师堂门外,一动不动地看着那个青衫剑客闷葫芦,好像他身上散发着光。
袁天成分身乏术,便只遥遥以心声对李子衿说道:“恭喜李宗主剑道更上一层楼,得李宗主如此助力,乃不夜山之幸事。”
李子衿只是心念微动,便以心声回答道:“袁山主客气了,晚辈受不夜山照拂不少,理应报答。”
随后,那个换回了一袭青衫的剑客,才蓦然愣了愣,然后颇有些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后脑勺。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想不到我李子衿如今,都已经可以以心声回复他人了。
他将剑匣背在身后,转身朝天空中某处重重抱拳。
谢扶摇天下诸位前辈,散道之恩。
雨落下时,已不再打湿那青衫,而是自行滑落两旁。
年轻剑客雨中行走,身上宛若有一层屏障,自行将雨水隔开。
他笑着朝不夜山祖师堂那边问道:“知了,御剑乘风是什么感觉?”
陆知行眉头一挑,“你试试不就知道了?”
李子衿伸出左手,绕过背后,轻轻拍打剑匣。
一柄漆黑如影的仙剑骤然飞出,悬停于剑客身前一丈。
他脚尖发力,轻轻点地,飘然跃于剑上。
青衫踩青锋,御剑乘风去。
————
永安渡口。
仓庚州一州山河破碎,十不存一,眼下燕国永安渡,成为了几乎已经不复存在的仓庚州,唯一一座尚且保存完好的仙家渡口。
扶摇天下的炼气士援军,几乎都聚集在永安渡、永安城,以及燕国旧城池驿道上。
在这边安营扎寨的,除了以燕王秦云为首的燕国兵马,还有临近的桃夭州以及蒹葭州两州炼气士大军。
燕国王宫早已被那场大战余波给摧毁,而燕王秦云,自始至终,都选择将护城法阵打开,笼罩住整座燕国京城,此举救下了不少百姓,却也让他的燕王身份,如今有些名不符实。
毕竟没了王宫,没了禁卫,没了龙袍与王冠。
可燕王还有两样东西,一直被他牢牢把握在手中——军心与民意。
燕国逃兵极少,战力保存完好,大多数燕国士兵,其实是死于那场大战余波,极少数贪生怕死之辈,才是早早找机会,趁乱脱离军营,远渡别州去了。
如今燕国的兵力还剩下足六成,死了三成,跑了不到一成。
来自桃夭州的兵马,五十万人,分别由三座世俗王朝与十二座藩国组成。
另外,蒹葭州那边的炼气士,朝天门,绿林宗,菁华楼三座山上仙宗,给予了仓庚州极大程度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