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如天光乍破(第3页)
可以说那位名义上是韦承志师父的老怪物,唯一交给自己徒弟的东西,便是这无所不用其极的“物尽其用”了。
在距离金牛道观十五里的洪州城,一座华贵府邸后院之中,一位面容慈祥的老人,正闭目养神,手中握着鱼竿,在后院池塘垂钓。
老人在一张阴阳笺燃烧殆尽后露出古怪的微笑,恰好手中传来鱼竿尽头的震动触觉。
“鱼儿上钩了。”
他微笑不已。
————
李子衿与小师妹红韶快马加鞭,在午时赶到洪州城。
城中不允许骑马疾行,少年与少女只能是与那些旅人过客一样,在城门处下马,牵马而行。
李子衿向一位同样牵着匹好马的贵公子询问一番,得知城中马舍就离此处不远,便带着小师妹快步赶往马舍。
他们二人的汗血宝马奔波一路,得好好休息一番,毕竟,不能既不给马儿吃草,又想要马儿跑不是?
红韶同样想要在洪州城休息一日再启程,旅途中风尘仆仆,她与师兄都是吃些早先准备好的干粮,谈不上如何有滋味,堪堪饱腹而已。
有趣的人,少女发现自己越来越像个人了。
人总在有得选的时候,不断挑剔,好似生来便干不了什么重活;却又在没得选的时候,仿佛什么苦都能吃得进去。
当然,有得选,永远要比没得选要好。
比如此刻,师兄就在安置好两匹汗血宝马,又交付马舍一笔不菲的照顾费用以后,带着她来到洪州城最繁华热闹的街道。
与天底下任何一座城池都相同的一点,是洪州城的繁华长街,同样有人忙忙碌碌,熙熙攘攘。
可这里和金淮城依旧有所不同。
洪州城虽然也属于郑国辖境,当地官府对于地方的管理条例却较为严谨。
譬如城中的小摊小贩,数目有限,且只能聚集在少年少女脚下这条琳琅长街,而且可以摆摊,却不可以大声喧哗,故而这里的街边小摊,招牌都显得十分显目亮眼,其中不乏一些为了博人眼球,便将招牌弄得花里胡哨的摊贩。
譬如城中可牵马缓缓行走,却不能策马疾驰,即便是朝廷官员和大户人家,若要乘坐马车,也需礼让行人,速度不能过快。
再比如说,洪州城大街之中不可私自械斗,若被发现,无论孰对孰错,一律以同罪并处。
所以街道上虽然同样不乏佩戴刀剑的江湖中人,却也不至于像位于郑国边陲的金淮城一般,民风彪悍。洪州城的江湖中人,可要比金淮城那些三教九流们,慈眉善目多了。
种种条例,让一座洪州城变得井然有序,民风淳朴,治安也相当不错。
而李子衿最大的体会,便是这里的行人即便看见身边的小师妹,也不会如金淮城中的江湖人一样,目不转睛,视线肆无忌惮地游离在她身上。
少年不禁感慨,法之于民实在非同小可。
分明同时郑国境内的城池,洪州城也分明距离金淮城才不到两百里路。
然而置身两座城中的区别,就好似让少年置身于两国之中。
从一座无法之地,一脚迈入有法之地。
细看之下,总归是有些“地方”,出了问题。
这里面的学问,如今的少年尚且不能见微知著,只能是怀揣着疑惑,等待岁月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