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纵横三国之铁血铁骑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八十三章 荆州之战(七)(第2页)

但说到底,让周瑜放弃最后争论的人,却是鲁肃。

......

鲁肃,字子敬。

年少之时,便和周瑜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那时的周瑜任居巢长,闻鲁肃之名,便带数百人来拜访,并请他资助一些粮食。

当时,鲁肃的家中有两个圆形的大粮仓,每仓装有三千斗米。

当周瑜刚说出借粮之意时,鲁肃毫不犹豫,立即手指其中一仓,将其赠给了周瑜。

经过此事,周瑜确信鲁肃是个与众不同的人物,便主动与他相交,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后来,周瑜向孙权推荐了鲁肃,说他有才干,可为辅佐之臣。

孙权听后,十分高兴,便约见了鲁肃。

经过一番交谈,孙权见识了鲁肃的长远目光,便对其委以重任。

周瑜领兵在外,固守城池,坚守四方;鲁肃立于朝堂之上,为孙权制定战略方针。

两人相辅相成,成为江东的一段佳话!

......

在张扬随军中部将前往建业县的路上,鲁肃便早早地得到了周瑜的消息。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鲁肃便给周瑜写了一封信。

信的主要内容是:劝说周瑜放宽心。张扬的到来,是大势所趋,劝周瑜不要和孙权‘硬抗’了。

自己会想出中间之策,解决徐州的威胁。

正因为鲁肃的这封信,周瑜才放弃了和孙权的‘硬抗’之举,乖乖地听从孙权的命令,带兵进攻荆州江夏郡了。

而鲁肃,也成为江东的使者,出使太原县,索要徐州之地。

若事能成,则可兵不血刃的拿下徐州南侧几县之地;若事不能成,则给周瑜提供了一个进军徐州的理由。

心中不由地感叹道:“子敬,江东的支柱也!”

三日之内,江东军从吴郡出发,昼歇夜行,一路向西的,经九江郡,丹阳郡,终于到达了江夏郡的边境。

兵贵神速,周瑜是一刻也不敢耽误。

毕竟,孙权被任命为荆州牧的消息,很快便能传遍天下。以刘备的军师诸葛亮的小心谨慎,定然会在江夏郡内调兵遣将,提前做好准备。

越早的赶到江夏郡,在战争中就能越发的占据了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