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谢安和刘裕哪里厉害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15章疯狂之夜(中)(第1页)

第315章疯狂之夜(中)和冉府的喜气洋洋相比,东阳郡尉胡凤可是满脸苦涩。胡风是淮安人,原本就是晋朝御林军的普通侍卫,熬了十几年,他才外放成为东阳郡的郡军都伯,慢慢升为东阳郡尉。虽然胡凤不算名门士卒,但是至少是良家子弟。胡凤受父辈影响,感触最深的还是忠君。他面前一包金子,约合一百金,相当于一百万钱,他作为郡尉,统领一千二百余东阳郡兵,可是俸禄有限,一月不过两万钱。按说两万钱也不算少,至少可以买二三十石粮食。一年下来,俸禄和其他津贴的收入折合成钱财,不过三十万钱。可是眼前的这些金子则是他三年的俸禄。如果说不动心,他绝对是骗人的假话。他为官清廉,也不愿意克扣士卒粮饷,又不会强取豪夺,一年到头,就那些死俸禄。加上他平时为人豪爽,喜欢结交朋友,救济困难下属,虽然有三十万钱的俸禄,可是却常常揭不开锅。说起来胡凤负担也小,他有一妻一妾,五个儿子两个女儿,七个孩子,还有负担几个家兵的吃住。说起来也够可悲的,他一个堂堂郡尉,从六品武官,却如此囊中羞涩。妻子和妾连续两年没有添过新衣裳,这包金子,胡凤当然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他虽然急需要钱,他更知道这一百金不是那么好拿的。东阳内吏,就是因为没有收这么一笔钱,而在昨夜家中突然走水,结果家中老小连从仆役三十余口人,愣是没有跑出来一个。他不敢不收这笔贿赂,因为他非常明白,如果他把这一百金退回去,他家中说不定也会走水,七个孩子一妻一妾,十几口人,恐怕也会惨遭毒手。他也想用这一百金救急,不仅可以给妻儿老小添些衣裳,也可以改善一下伙食。几个儿子前些天吃属下打来的一只兔子时,那种狼吞虎咽的模样,都让人心酸。可是想到父亲从小到大的教导,忠君的思想在他心里早已根深蒂固。他又有点动摇了。他现在还没有拿定主意,到底这笔钱是收,还是退。作为男人,如果不能养活妻儿老小,说出去都丢人,可是昧着良心**,罔顾父亲教导,就是不孝,身为臣子、甘愿与奸倭同流合污,就是不忠。人都是自私的,他不想死,更不让妻儿老小随自己无辜枉死。随即他将父亲的教诲抛到了脑后,与人方便,也是与自己方便,自己只是微不足道的小将,只要自己不反大晋,就不算恩将仇报。就在这时,一个家丁兵进来禀告道:“主上,外面有动静了!”“他们可是要造反?”胡凤急问道。“不是,不是!”家丁兵连连摇头道:“城中不少百姓收拾行李,好像是准备搬家!”听到这里,胡凤心里好受点。只要不反晋,做些贪赃枉法的事情,就随他们去了,自己郡将,并不是贼曹。胡凤喃喃的道:“搬家?难道只是搬家?”这年头,哪天没有背井离乡的人。现在士族都在挖空心思兼并土地,他们在灾荒之年,向百姓放贷,然后再逼债。把那些自耕农微不足道的田地,想尽办法,强取豪夺过来。只要借了阎王债,可是没有那么容易还的。“不错,就是搬家,东城的几家铁匠铺、还有十几个木匠和石匠,就连冯记的几个裁缝、最有名的纺织大户也都整宾搬走了。几乎东阳城里,这有手艺的贱户,都搬走了!”“什么?”胡凤虽然不是士族,但多年官场经验也不是白给的,到底算是有识之士。他立刻意识到,这件事情不简单。东阳有一两户匠人迁走,这属于正常现象,可是整个城里的匠人都整体搬家,这件事不用脑袋想,就是用膝盖想,里面也有问题。胡凤喜欢思考,更思考揣测上司的心思,不然他也不能从一个都伯升至郡尉,要知道都伯就相当于后世的连级军官,而郡尉则相当于团级。连级干部到团级干部这可算是一道门坎,不知道会阻挡多少人的仕途之路。作为一个从基层升上来的郡尉,胡凤可是相当了解匠人都是一郡的作用,这种别有用心的做法,对社稷危险极大。一个城失去匠人不算太可怕,一个国家都失去匠人,他们以后恐怕连柴刀都没有,就算鞋袜也没得穿。胡凤苦笑道:“有没有听到风声,这些匠户要迁往何处?”家丁兵道:“早打听清楚了,他们都是去魏国的,从上到下的官儿,都被买通了,根本没有人会阻拦。”“他们不知道这些匠人迁走的后果吗?”“谁会管这个,这些匠人大多都多少有点家资,他们虽然没有多少田地,房产,可是蚊子再小也是肉,这些匠人能带走浮财,他们还能带走房子不成?”“可误!”胡凤大叫道:“如此鼠目寸光之辈,真是误国误民!”胡凤虽然不准备参与反晋的事情,可是这件事情,造成的严重后果,不比造反轻。胡凤道:“快去请钱师爷!”胡凤是郡尉,他也请了一个钱粮师爷。不一会儿,钱师爷来了。胡凤深吸一口气,将这些事和自己的担忧告诉了钱师爷“依先生之见,这件事吾应该如何处置?”钱师爷道:“这事使君可处置不了!”“处置不了?”胡凤道:“这是为何?”钱师爷道:“很简单,能收买东阳郡上下大小官员,不能收买的人全部找机会除掉,若钱某所料不差的话,这后面肯定有一个非常有势力的人。这个人既然有如此实力,可以轻易收买东阳郡上下所有的官员,不是使君可以招惹的,此事没有但不能解决,反而最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胡凤当然知道,官要么官官相护,人家分你一口汤喝,若是你违反这个规则,那就是断大家的财路,贪官是不会容忍一个清官在他们中间的。难道是留着清官也衬托他们的贪婪,树立他们的反而形象?胡凤道:“这岂是为臣之道?”钱师爷道:“使君若是实在不愿,可以派心腹秘密进京。把这件上报上去!尽人事,听天命!”胡凤点点头“自当如此!”在西式婚礼中,新娘要穿白色的礼服,在罗马时代,白色象征着喜庆和圣洁。可是在中国,白色却是孝服,一般情况下,穿白色衣服,倒也没有什么,可是在庄重场所,庄严时刻,白色绝对是禁忌。喜棚门口,铺着红色的地毯,地毯两旁则是三十六名年龄身高都差不多道童。由于这个季节没有鲜花,他们手里都捧着红色绸缎制成的彩球。冉明的婚礼上,自然是白色绝迹。连带着宾客,也都穿红着绿,一片五彩缤纷。冉明正准备在喜棚口带着两个新娘进入神圣的婚礼殿堂。就在这时,葛洪怒气冲冲的来到冉明面前,从袖口里露出一张红色的纸张,当头扔在冉明头上“你干的好事?”冉明倒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仙翁,何时动怒,今天是孤的大喜日子,仙翁可别气坏了身子!”“托殿下的福,贫道还没有被你气死。”葛洪道:“都成家立业的人了,婚姻大事岂能如此儿戏?”冉明不明所以,只好打开葛洪扔在他头的红纸。打开一看冉明不说话了。当初冉明也为了图省事,直接把后世在教堂里证婚的神父台词,直接给剽窃了过来。“新郎,你是否愿意,无论她将来是富有还是贫穷、或无论她将来身体健康或不适,你都愿意和她永远在一起,今生只爱她一个人吗?”在**的教典中,是一夫一妻制,主张人们对爱情和婚姻和忠贞不渝。可是偏偏中国古代不是那么回事,而是一妻多妾制度。而且婚姻并不是以感情为基础,而是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况且冉明写这话简直就是自己打自己的脸。他先纳李氏为妾,然后又是王芷蕾,再是刘嫝,现在是谢道韫和条纹。冉明此时是五个妻妾。在婚礼上还要宣誓只爱对方一人的誓词,这个大嘴巴打得绝对够响。冉明这个时候才想起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后世西式婚礼在中国盛行起来,除了新中国的一夫一妻婚姻制度以外,还有相当雄厚的**信仰基础。在这个时候如此做,肯定有点滑稽了。意识到自己摆了一个大乌龙,冉明红着脸道“仙翁现在怎么办?”“怎么办?凉拦!”葛洪学着冉明的口气道。冉明这时急眼道:“仙翁,快想个对策,孤可不想成为建康乃至整个天下的笑柄。”葛洪看着冉明急得如同百爪挠心的样子。也收了调戏他的心思“何古一切依古礼进行?”“这岂不是一切又回到原点了?”冉明道。“不然如何?”葛洪道:“殿下难道想成为天下人的笑料?”和这个时代的婚礼一样,冉明先拜天地,再拜高堂,冉闵和董皇后不在建康,因为冉明是王爷,也没有人敢当他的高堂,冉明和谢道韫、条纹向邺城方向遥拜。最后才是夫妻交拜,送入洞房。洞房冉明又为难了,双娶容易,可是洞房怎么办啊,难道是大被同眠?要是有先有后,总会得罪另外一个,家事不宁,往后就有乐子了。冉明笑了笑,这不过是那些YY小说中的狗血桥段,中国传统女子如果**大声一点都会被称为**,更何况是如此荒淫?除非青楼女子可以变着花样胡天海地。好在,冉明还有要事要做,就没有急着进入洞房。冉明冲杜聪打着“动手的手势。”杜聪会意,向府中的粘杆处成员发出行动的信号。就在这个时候,从冉府开始燃起了焬竹,接着冉府不远处也同样燃起了爆竹。爆竹声声,很快在建康城中响起一片。建康南城是晋国将作监匠户聚集居,开始灯光大亮,无数背着包袱,提着细软,托儿带女的人,有的赶着推车,装着自己的财物,向南城架着车马的行人,向宣阳门(东吴时所建)陵阳门、广阳门、景阳门行去。而东晋守军此时就像看到”空气”一样,不为所动。就算有的行人匆忙,摔倒在地上,守军也会主动将摔倒的百姓扶起来。就在此时,东晋皇宫显阳殿中,褚蒜子得到一封密信,看毕此信,褚蒜子脸色变得铁青“来人,速去哀家口喻,命武陵王率五城兵马,即刻封死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