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重回70为国铸剑,开局爆改59式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8章 理论(第1页)

“演习结束了。”

杜宇泽走出模拟舱,将战术平板丢给老K。舱外的空气带着一丝冷却剂的味道。他没有去看导演部那些人复杂的表情,径直走向通往地下的电梯。

“你去哪儿?”老K跟了上来。

“去看看我们的新宝贝。”

电梯门打开,一股灼热的气浪扑面而来。巨大的地下测试间内,那台变循环发动机的残骸,静静地固定在试车台上。原本应该闪耀着金属光泽的涡轮叶片,此刻呈现出一种诡异的熔融状态,像被烧化的蜡。

项目总负责人王建国,一个年近六十的男人,正站在残骸前,脸色灰败。他手下几个工程师围着一堆数据终端,气氛压抑。

“王总。”杜宇泽打了声招呼。

王建国转过身,看到他,情绪找到了一个宣泄口。“小杜,你来了正好。你看看,这就是你们材料组交上来的‘革命性’成果。”他的手指着那堆废铁,“试车刚进入第二阶段,核心温度才达到设计值的百分之八十,叶片就融了。整整三年的心血,几十个亿的投入,就这么没了。”

“模拟数据不会出错。”杜宇泽走到试车台边,没有理会王建国的质问,而是仔细观察着熔毁的细节,“我们的合金配方,理论耐温极限比刚才的峰值高出三百摄氏度。”

“理论?”王建国提高了音量,“我现在看到的是现实。现实就是它失败了。上面等着要报告,我怎么写?说我们的理论是完美的,现实出了问题?”

一个年轻的工程师小声说:“王总,会不会是我们的冷却系统设计有冗余不足?”

“闭嘴。”王建国呵斥道,“现在是追究责任的时候,不是搞学术探讨。问题肯定出在最前沿,最大胆的部分。杜宇泽,你的新材料,就是最大胆的部分。”

杜宇泽没有争辩。他戴上绝热手套,从一堆碎片中,小心翼翼地捡起一片最大的叶片残骸。残骸的断口处,并非均匀的熔融状态,而是布满了麻点状的微小孔洞。

“老K,把便携式光谱仪拿过来。”

老K立刻从工具箱里取出一个手提箱大小的设备。

“胡闹。”王建国上前一步,试图阻止,“这是事故现场,所有证物都必须封存,等待专家组的正式调查。你不能私自动。”

“等你的专家组走完流程,黄花菜都凉了。”杜宇泽头也不抬,“我需要立刻知道它为什么会坏。”

“你这是不合规矩。”

“规矩是用来解决问题的,不是用来推卸责任的。”杜宇泽将光谱仪的探头对准了叶片断口。

【正在进行成分分析……】

【基体成分:钛、铝、铌、钼。与‘烛龙’4号合金配方一致。】

【发现异常读数。】

【在晶格间隙检测到微量非标准金属颗粒。】

杜宇泽操作着虚拟键盘,将异常区域放大。屏幕上,一片均匀的金属晶格中,出现了几个极其微小,却无法忽视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