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大柱出息了(第1页)
其实,这个机械说起来也简单,它是在老式步犁的基础上,在犁辕后部加装了一个用废旧螺丝杆改造的深度调节支架。
犁地时,可以根据土质软硬,调节并固定耕深,扶犁的人无需再耗费巨大体力下压扶手,主要精力用于控制方向,效率提高了不少,人也轻松了。
紧接着,大柱一发不可收拾,轮式耙和手摇式玉米脱粒机也相继做了出来。
轮式耙解决了传统耙的费力不平的问题。
而手摇式玉米脱粒机,通过齿轮加速带动桶内的钢筋齿旋转,将玉米棒塞进去,玉米粒就能被快速搓下来,比手工搓玉米快了不知多少倍。
这些农具,虽然还需要人力摇,但极大地解放了人力,提高了效率。
这几样新农具首先受益的就是清水沟大队。
进而整个公社都知道清水沟大队有了新农具,而且效果很好,立即,就有不少大队的人来围观了。
对于农民来说,哪怕是清水沟的女人能绣花赚钱,吸引力也没有农具大。
其他大队的社员们最初是好奇围观,接着是啧啧称奇,最后纷纷抢着试用。
“哎呦,这犁地轻省多了!”
“这耙子好,站着就把活儿干了!”
“这脱粒机真得劲!晚上点着煤油灯都能干,再也不怕手磨出血了!”
赵志坚看着这一切,乐得合不拢嘴,拍着大柱的肩膀连连夸奖:“好小子!真有你的!这可是给咱大队立了大功了!”
周围几个大队的大队长已经来时凑近赵志坚,问问能不能跟他们预定。
“这个可不行,大柱虽然是我们大队的人,但他研究出来的新机器可是属于机械厂的,我们做不了主。”
大队长们说不羡慕那是假的,可是,这事儿,确实就是这样,赵志坚没办法做主。
有些大队长将主意打到了公社,可公社也没办法,只能上报给公社。
公社了解了情况后,逐级上报,很快就到了县里、市里。
市里的农机员下来看了之后,大为赞赏,尤其是那台结构简单、成本极低的手摇脱粒机,是真的适合在缺乏动力机械的生产队推广,还能最大程度地保护社员们的手。
每年因为搓玉米,很多社员的手都会被搓破,受了老大的罪,有了这个可就方便了。
消息传回去,市里一方面联系机械厂,想订购一批机械。
另外又安排市里的记者采访大柱。
很快,一篇关于大柱的专题报道就在报纸上出现了,大柱瞬间成了机械厂的香饽饽。
毛厂长接到市里的大笔订单之后,开始还有点懵,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当得知是因为大柱弄出来三台机械得到了重视之后,开心得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