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报名(第1页)
林拾衣今夜未眠。
这一夜里,他把青纸伞搁在身旁,独坐斗室翻书卷。
他的视线从未离开过笔记上的那些文字,心神半数沉浸于文字当中,剩余半数则是用于思考宗越说过的话,穗岁言传身教之法。
养气境作为修行路上的第一道境界,被世人视作为奠定修行基础的最重要一步,像是元祐这等天才人物为求圆满,不惜让自己强行留在此境中进行打磨。
然而更多的人却是身陷此境中,终其一生未能再往前哪怕一步,与守一境看似只差一线,实则有天涯之远。
正是因此缘故,在祠下学宫让修行路进入世俗后四十九年后的今天,世间逐渐多出了一种论调,即步入养气境不算是真正成为修行者。
这种论调并未得到公认,但其中的确存在一定的道理,因为步入守一境后的修行者在战斗时不再只有拳脚道剑可用,得以修习那些神乎其神的道法与剑诀,与普通人已有明显差别。
林拾衣对此再是清楚不过。
故而他也知道,养气境并非无法战胜守一境的修行者——在今日登上万岁山的途中,他遇到过太多术法道诀,知晓这些看似强大的事物,并非无懈可击,越境而战且胜之绝不是梦话。
穗岁在战斗这件事情上给予了他真实的信心,但像信心这种东西,谁又会嫌多呢?
某刻,夜色极深时分。
林拾衣醒过神来。
接连数日的认真阅读,到今夜他终于是看完宗越留下的第一本笔记。
这本笔记讲的是修行路上最基础也是最根本的事物,与养气境相对应。
林拾衣静心片刻后,闭上眼睛,开始冥想。
笔记上那些文字,宗越说过的话,师父所传授的养气法,那些关于如何以学宫理念驾驭道庭法在修行路上前进的经验……所有的这一切在他的识海中缓缓浮起,就像是海水退潮后袒露在沙滩上的贝壳与珍珠,而他则是那个俯身将其拾起的人。
不同的气息自这些事物中释放出来,在他的识海中开始交集和融汇,为他带来全新的感受与认知,这让他的心神愈发放空,与天地的联系愈发紧密。
这种状态与宗越所传授的那门采气法很是相似,极大程度地放大了林拾衣的感知,那些肉眼无法发现的事物瞬间映入他的识海当中。
南三里桥巷口处的鲜血早已被清水冲刷干净,然而刺客留下的气息仍旧存在。
与林拾衣预想当中的截然不同,那道气息并无锋利意味,带给他的感受竟是温柔与缱眷。
仿若故乡那一束月光远千山万水而来。
只是瞬间,林拾衣的心神近乎彻底沉入其中,再也无法自拔。
便在这时候,他的手握住搁在一旁的青纸伞伞柄,就像是在识海中把伞撑开,于刹那间把月色尽数拦下。
他对此似乎早有防备,道心依旧安宁,未曾陷入震惊中。
相反,借那道来自于静夜思的气息,林拾衣渐渐忘记思考。
养气境如何才称得上是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