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开卷有益(第1页)
时间不早,天色已晚,林拾衣回到客栈后简单吃过晚饭,便动身。
就像九师姐与四师兄说过的那样,楼台观着实不是什么富庶的地方,以至于他这位无名分的现任观主颇为穷困。
好在他并不是那种一朝心血来潮就要上路的人,在决定前往上京解决道观传承问题之前,他为自己整整积攒了半年的旅费。
按照师父生前不时与他描述的那个上京,这足以让他安稳生活到祠下学宫的宿舍申请下来,在金钱方面只要稍微节省些许就好。
然而不幸的是上京变得着实太快,师父基于二十多年前的刻板印象,致使他对生活在这座城市的成本计算有着无法忽略过去的巨大误差。
假若再继续在客栈住下去,那林拾衣很快就要面对山穷水尽,不得不倒卖家当的惨淡处境。
这也是为何他在宗教授询问住宿时,他无视那些其实同样重要的因素,只问便宜否的根本原因。
祠下学宫外的住宿价格颇为昂贵,为求省钱,早在今早前往祠下学宫之前他就退了房间,把行李临时寄存在前台。
与热情的老板道别,提起师父留下的青伞,林拾衣踏夜色而行,前去看房。
宗教授为他选定的那处老地方名为南三里桥。
顾名思义,在这地方的南面有座桥。
那座桥建于数十年前,是上京蓬勃发展的产物之一,横跨洛水之上,每日车水马龙人不绝,纵是入夜也不减半分繁忙。
林拾衣走过长桥,顾不得去欣赏为两岸灯火所照亮的江面,依循着地图的指引去到南三里桥。
与宗教授所言那般,这里的建筑明显有些老旧,无论怎么看价格都昂贵不起来。
不等他开口打听询问租房事宜,便有眼神尖锐的年老街坊发现商机所在,主动迎上前去。
交流的过程十分顺利,既是因为林拾衣的需求格外明确,也是临时充当中介的街坊在得知他是今年祠下学宫的新生后,毫不吝啬自己的热情。
上京城的老人们对祠下学宫抱有不加掩饰的天然好感,原因很简单,在他们生命中精力最为旺盛的那段时光中亲眼见证自己的家乡迎来难以置信的翻天覆地巨变,成为名副其实的天下首善之地。
在得知林拾衣的笔试成绩极好,偏生又在经济上深陷窘迫的境况后,那位房东更是极为友善地为他减免了每个月三分之一的租金。
对这些其实谈不上阔绰的上京老人来说,这毫无疑问是一份极大的善意,借此延伸出来的要求也不过是希望他在偶尔空闲时,为邻里街坊的孩子解惑,甚至不求授业。
林拾衣没想到事情如此顺利,心情更为畅快。
尽管房间不大,放眼望去颇为窘迫,与楼台观根本无法相提并论,但考虑到这是寸土寸金的上京还有什么不能接受的呢?
在道别时,房东特意与他提了一件事。
“子时过后你记得不要出门,别管外面有什么动静。”
“为何?”
“那些江湖帮派最喜欢在这种时候争吵闹事,但一般也不会影响到别的人,不去理会就好。”
“我明白了。”
林拾衣送别房东,明白这是何缘故。
在这超乎世人想象的数十年飞速发展当中,上京城的人口与规模整整翻了数倍,自然会随之产生一系列的问题与现象。
江湖与帮派的出现再是正常不过,的确没有什么好惊讶的。
而且从那位房东的意思来看,这些混迹在市井之间的江湖人士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不会让冲突波及到寻常百姓当中,想来官府在其中也扮演着某种角色。
林拾衣不再多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