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重剑不工亦无锋(第1页)
这时张象易又望向神雕,虽然并未开口说话,却已表明请对方评判之意,看如今的自己与三十岁前的独孤求败高下如何。
神雕却不回应,只是低下头将石片之侧的另一并长剑衔起,甩头向张象易抛来。
在抛出这柄剑时,它目光中竟现出一抹极生动的戏谑之色。
张象易则是报之微笑,力贯右臂,抬手向空中一抓,将那柄剑稳稳地抓在掌中,手臂没有丝毫颤抖下沉。
“雕兄莫要调皮,贫道还有些眼力,岂能认不出此剑为玄铁所铸?”
此言一出,后面的杨过先吃了一惊。
他最爱缠着似乎无所不知的张象易问东问西,曾听他其说过玄铁这种金属是从天外陨石中提炼出来,不但硬度超过世间任何金属,而且比同体积的钢铁沉重数倍。
此刻张象易手中这柄剑初看黑黝黝的毫不起眼,再细瞧时便能发现其中隐隐透出红光,果然似以玄铁铸成。
看此剑长三尺有余,剑身宽约三指,剑脊厚约一指,再加上长方形剑格和圆柱形剑柄,若由内而外都是玄铁,只怕有六七十斤份量。
武学中最基本的道理便是“剑走轻灵,刀行厚重”,如此笨重的一柄怪剑,实不知该如何运用。
何况此剑两边的剑锋都是钝口,剑尖也非寻常的狭长锐角而是同样未曾开锋的半圆形,又不知该如何伤人。
若说抡起来打砸,当然能将人打得骨断筋折,但那般用法,将其铸成鞭、锏、锤、棍之类兵器岂非更好?
心中百思不得其解之下,他下意识地望向放置此剑的位置,立时又看到两行小字:“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四十岁前恃之横行天下。”
杨过武功已登堂入室,将“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八字喃喃念了几遍,心中隐隐感觉其中蕴含极深奥的武学道理,却总如雾里观花、水中捞月,看不清更摸不到。
那边张象易已毫不费力地将这柄重达八八六十四斤的玄铁重剑平举起来指向前方。
他受“真武剑”中的奇异寒流滋养,体质强悍远胜常人,便是不用内力亦足可轻松驾驭此剑。
“雕兄,贫道冒昧猜一猜,独孤前辈这‘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八字中,蕴含的便是力量与招式方面的两大诀窍‘举重若轻,化繁为简’!”
说出这八字诀窍后,张象易旋身挥臂,玄铁重剑在空中划过半圆轨迹向下劈斩,剑身过处,竟发出隆隆风雷之声,声势极其浩大。
这一剑用的却是《九阴真经》中“易剑八诀”的“天剑诀”,却并未演化依据真经总纲心决推演的一诀八式四十九种变化,就只用了这一式剑诀最基本的变化。
不知是有心还是无意,张象易一剑斩落时,方向正对着站在石台边缘的杨过。
虽然那玄铁重剑落下时,距离杨过还有一丈余距离,但在杨过眼中,却感觉师父这一剑落下时,仿佛有一块无形的厚重钢板平平拍落,将自己身周数尺尽都笼罩其中。
他无力抵挡又无从闪避,眼看便要被斩落的一剑“压”成肉饼。
总算他素有急智,危急之中脑中灵光一闪,身体先向后挪移半步,脚下一空从平台上落下,再将手中的“倚天剑”在平台边缘一搭,身体借力弹起重新落回高台。
只是一落一起之间,已险之又险地避过“天剑诀”雷霆万钧的一击。
那边张象易大笑道:“过儿可看明白了吗?”
杨过先抹一把额头的冷汗,然后才苦笑道:“明白是明白了,但师父今后能否不要用这种方法教弟子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