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禅武合一原是空(第1页)
在山门外寒暄片刻后,天鸣很是殷勤地请张象易入寺,在方丈室内分宾主落座,两个师弟天弘、天慈在一旁作陪。
待小沙弥奉上茶水后,天鸣含笑道:“玄素真人此来,不知有何贵干?”
张象易放下茶盏,拱手道:“实不相瞒,贫道此来,却有一事相求。”
天弘和天慈一个枯瘦如柴面带苦相,一个身宽体胖面带憨厚,此刻则同时现出警惕神色。
以张象易的身份武功,若有什么事情还需求助他人,那必然是千难万险,少林如今正处于潜隐阶段,实不便冒然插手外界之事。
天鸣的神色倒没有丝毫异样,从容合十道:“玄素真人能来敝寺求助,那是对少林的信任。少林与全真虽佛道有别,却同属武林正道。若少林有能力帮得到真人,自然义不容辞。”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先点出两家佛道有别,若张象易提出请求,那便是自承道不及佛;再埋一个“若少林有能力”的伏笔,以便见势不对婉言推拒。
见大和尚直如泥鳅般滑不溜手,张象易心中暗暗给了“果然是只老狐狸”的批语。
幸好他并非当真有事相求,当即似没有察觉对方话中机锋,自顾自地道:
“贫道曾听闻一个掌故,说是贵寺七十二项绝技虽威力无穷,却因都是伤人要害、取人性命的手段,冥冥之中上干天和,故此每一项绝技,均须有相应的慈悲佛法为之化解。
“若有僧人一味强练武功而荒废佛法,久而久之,武功不仅会陷入瓶颈难有寸进,甚或会反害自身有走火入魔之厄。
“反之,若能勤修佛法,心中慈悲之念越盛,武功绝技才能练得越多。
“其实贫道原来只以为这说法未免言过其实,武功便是武功,佛法便是佛法,彼此又有何相干之处?
“直到近日开始修习师伯重阳真人的‘先天功’,竟屡屡遇到碍难,全不似往日练功时那般勇猛精进。
“后来大师兄马钰指点贫道读了许多道家典籍陶冶性情,‘先天功’才又有了些进境。
“至此贫道才想到这一桩故事,揣摩着天下武学也好,佛道之理也罢,到了最上层竟是殊途同归。
“贫道又想到重阳真人倡导的是‘三教归一’之旨,要突破此‘武学障’便不可只研读道经,还须参悟佛理、儒学。
“少林既为禅宗祖庭,亦为武学圣地,收藏的佛经或许在化解武功戾气、突破武学障壁方面别有玄奥。
“贫道此次冒昧叨扰,只想借贵寺收藏佛经一阅。若蒙允准,感激不尽!”
听了这番话,少林三僧脸上都显出愕然之色,彼此又眼神交流,目光中似包含千言万语。
好半晌后,天鸣才慨叹道:“没想到玄素真人竟已开始修习‘先天功’,且触摸到传说中的‘武学障’,难怪可以斩杀欧阳峰那魔头。
“敝寺确实一直流传武功与佛法相生相克的说法,是为‘禅武合一’之理。只是近代弟子不肖,无论武功与佛法都远未到彼此生出影响的境界,渐渐便都遗忘此事。
“至于真人所言之事,那是绝对没有问题的。佛法广大,普济世人,贫僧是巴不得天下人都来少林借阅佛经……”
说到此处,他略停了一停,向门外吩咐道:“到‘藏经阁’唤觉远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