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萧墙祸起二姝争(第1页)
《九阴真经》下册包罗万象,记载了多种拳脚身法、兵刃暗器绝学。
其中最为高深厉害的,便要数这一路“易剑八诀”。
此剑法按易经八卦之理,有天、地、风、雷、水、火、山、泽八式基础剑诀。
单以这八式剑诀而言,固然堪称精妙,也只是与真经下卷所载各种武学相当。
但真经总纲中,单独有一段以易经卦象阐述的心法,恰与这路剑法相辅相成。
若能参透这一段心法,便能将八式剑诀推演到八八六十四式,每一式又分六种变化,此外天、地二诀还隐藏了“用九”“用六”两种变化,共三百八十六变,实已穷尽天下一切剑道变化之玄奥。
昔年二度华山论剑时,郭靖本不善兵器,对这路剑法的理解也还有限,却能以铁箫施展剑法辅助掌法,对战洪七公的“降龙十八掌”。
再早一些,王重阳潜入古墓凭吊林朝英,见到其所创专门克制全真武学的《玉女心经》后,一时好胜心起,在另一间密室留下部分《九阴真经》功夫,反过来克制《玉女心经》。其中用以克制“玉女剑法”的,便是“易剑八诀”的部分招式变化。
此刻杨过将这路剑法使开,长剑连环急攻,剑势凌厉无前,更兼招招抢占先机,反制李莫愁拂尘的所有变化后招。
李莫愁不识《九阴真经》功夫,见这功夫才是真正克制自己的手段,便以为是师父留给师妹的杀手锏,心中怨气更重。
眼见得仅凭招式变化已难拿下这难缠的小子,她拂尘的招式又变,却是由快变慢,由巧变拙。
那一支轻巧拂尘陡然似变得重逾千钧,在李莫愁手中拖泥带水般地左挥一下,右扫一下。
但一挥一扫之间,都挥带起一股强劲无匹的暗流,迫得杨过身形不稳,出剑大失准头,原本精妙绝伦的剑招皆成漏洞百出的败笔。
对上李莫愁不惜耗费真力、以拙胜巧的堂堂正正之师,杨过功力不足的短处被无限放大,只数招便已在愈来愈重的压力下汗流浃背,气喘如牛。
酣战之际,李莫愁拂尘先带偏了杨过的长剑,而后翻转回来挥击杨过胸口。
她笃定这一击纵要不了对方性命,也必然叫他呕血重伤,再无还手之力。
蓦然间,几乎在一声刺耳尖啸入耳的同时,一颗打磨浑圆的小小石子从远处飞来,精准无比地击中李莫愁拂尘的手柄,不仅将她灌注了内力的手柄咔嚓打断,更震得她虎口剧痛,手臂酸麻,胸中气血翻涌。
“师父!”杨过大喜欢呼。
“是你!”李莫愁则是变色惊呼。
她平生曾在两个人所发的石子下败阵。
前者她当时不知身份,后来才想起那该是多年前便名列天下五绝的“东邪”黄药师,发射石子的功夫必是其独门绝技“弹指神通”。
后者她却至今不知是何方神圣,如今才由这颗石子知道是冤家重逢。
只是此人的武功比当初又高出太多,仅以这颗石子上蕴含的劲力而言,竟似已不在那黄老邪之下。
她心中戒惧,顾不得再追击杨过,先转身望向那石子飞来的方向,正看到一个俊逸神飞的玄袍道人与一个清丽绝俗的白衣少女并肩行来。
来人自然是张象易和小龙女。
此处距离张象易那木屋并不甚远,杨过与李莫愁交手之时的动静不小,两人早已发觉赶了过来,却先隐身在一旁看杨过能在李莫愁手中支撑多久。
杨过也是笃定师父与姑姑必然已经到场,才有底气死撑而不是设法脱身。
果然,等到杨过遇险,张象易立时发一颗飞石将其救下。
两人来到李莫愁面前站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