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晋庭汉裔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四章 追忆之亡国(5k)(第1页)

追忆之亡国(5k)

辟疾,你和我说过,在随你老师学习的时候,你学过信与义的道理,但你不是很明白,那些持大义牺牲自己来挽救信的人,到底怀着怎样的信念。说来其实很简单,其实那时候,对于有些生活,人是无论怎样也无法忍受的。

你五伯刘谌就是这样的人,他平日里是一名谦和温雅的文士,但在听到你祖父决定投降的消息后,他无法接受,当即提了长剑就要冲到朝堂去。说要一剑杀了朝中的主降派,再领城中剩余军队,与邓艾决一死战。

但真的冲到朝堂上,他一个人又能干什么呢?最大的主降派就是你的祖父,无论如何,他都不可能杀了他的父亲,国家的皇帝。

结果他也只能是大骂群臣一番,然后失魂落魄地回来。他对你父亲说:“六弟,国家到了穷途末路的地步,应该是君臣父子一起为社稷死战啊!不这样的话,如何去见大汉的列祖列宗呢?”

你父亲便安慰他说:“五兄,我们去找大哥,再去劝一劝大人,还有挽回的余地。”

你五伯则心灰意冷地说:“六弟,没用了,降表已经送出去了。”说到这,他突然又苦笑说:“黄崇、诸葛尚、赵广、张遵、李球他们都战死了,为国捐躯的将士更是不知凡几,昭烈的子孙现在反而要投降,先烈们的血,莫非就这样白流了吗?”

当天晚上,你五伯就带着他的妻小到昭烈祠,相约赴死,血染祠堂。

此事对你父亲震撼极大,当夜他翻来覆去睡不着,等到全城万籁俱寂的时候,他反而坐了起来,闷闷地走到窗台前,看了两刻钟的星空。

人在快乐的时候,看星空会觉得无比的欢喜,人在悲苦的时候,看星空就会空前的寂寞。我知道他是后一种,就起身打算给他冲碗茶汤,结果他突然一把拉住我的手,问我说:“希妙,你愿意和我一同殉国吗?”

这话让我吓了一跳,抬头正好对上了他的眼睛。当时夜色朦胧,房中没有点火,我看不清你父亲的脸,但他的眼神像夜空一样哀伤。我本来是不想死的,但看到你父亲那样心碎,我又想,我必须分担他的忧愁。

于是我答应了。

那天晚上,你父亲在房中立了你曾祖的灵位,然后拿了一把剑,说好先杀了我,然后自杀。我点燃蜡烛后,就在牌位前闭目等死。

说不害怕那是假的,白日里我还在为能够苟活而侥幸,眼下怎么能轻易下定决心呢?而当你父亲拔剑的时候,我其实一直在发抖,心中念着大兄的名字,希望一剑以后,我就可以直接看到他。

可剑锋贴上了我脖子,却迟迟没有动作,只有风吹落叶般的颤抖。然后我睁开眼睛,发现你父亲在哭,他还是个不到二十岁的青年,他从来没有杀过人,实际上也不可能杀人。

最后你父亲扔掉了剑,抱着我在灵位前哭了一宿。他对我说:“希妙,我是个懦夫。”

我不知道该如何劝慰他,只能不断拍他的背,后来我也会想,如果当时就死在成都,或许也挺好。

追忆之亡国(5k)

虽然大将军计划上说得很好,里应外合,颇有胜算,但是实际上大家都知道,无论是对大将军还是对你大伯,都是一路龙潭虎穴,稍有不慎,可能就变为飞蛾扑火。你父亲不愿意让你大伯一人去做这件事情,再加上他还有一腔热血,还想为国出力,就向你祖父和你大伯说情,执意随你大伯一同前去。

我劝不住他,当然也没有理由劝他,这是你父亲作为大汉子孙,应该为江山社稷承担的责任,也是我也应该承担的责任。从定下计划的那天起,你父亲就开始在武担山顶频频远眺,因为大将军说,只要等他在咸阳门放火,那就是动手的信号。

十几天的功夫,说起来很短。可对你父亲来说,可谓是度日如年。

他起初很亢奋,但几日后又开始患得患失,如坐针毡,以致于常常在梦中惊醒,睡不着后就出门到山上磨剑。大概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就已经被负担压得喘不过气了吧。

到了正月十五那天,我们果然听到城中的军号,再从武担山上往下看,可见大量魏军开进到成都城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