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爱豆,我想你(套装9本)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冬(第1页)

看书阁『wWw.seeshu.net』,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冬

一件衬衫一个吻,就是爱情的全部

因为有《蓝宇》和《军中兄弟》这种BL生死恋在先,《断背山》也是以其中一个的去世为结局,所以我先入为主地认定《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应该是个会死人的悲情故事——思维定势这事儿真不是我的错,被虐心小说毒害的恶果之一就是把死亡作为最高标准的催泪弹。事实上不是。爱情死不了人,人也不会那么轻易就死。这世界上没有那么多飞来的车祸和突发的绝症。但是爱情会让你把另一个人的名字作为休止符,你的生命因他的出现而出现截然不同的两段:他之前,他之后。他之后会有无数个更好或更坏的人,但是那些人好坏的标准都是他。他是唯一。他是永恒。他无可替代。只是你和他再不能在一起,那份失落与怅然却深深埋藏在回忆中最晦涩的角落,无法言说。

从节奏上看,《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是典型的慢热。对于习惯了华丽开场和快节奏的现代读者来说,它的调子实在是有些拖沓。就像地中海那湿热粘稠的夏风,不断撩拨心弦,却又始终不得要领。看故事的人简直要和故事里的人一同因揣测、猜疑、试探和幻想而发疯。但是,那股热情太美妙,那份欲望太强烈,又让人实在忍不住要看下去,看那些午后和午夜的梦魇般低语如何一步步到来、实现。

不见光的爱情是禁忌,最美好的时刻无法在阳光下晾晒,最心碎的时刻亦无法痛快表达。这是奥利弗和艾利奥最喜欢莫奈崖的原因。只有在那一小方领土上,他们卸下伪装,摒弃猜疑,真诚地面对彼此内心。而后来,在长达二十年的几乎无来往的空白岁月里,那张印着一方领土的明信片一直在奥利弗的身边,陪他娶妻生子、迎接衰老。

很多人都相信,对于曾经的恋人,老死不相往来是最好的方式。面对大自己七岁、先一步结婚生子的奥利弗,艾利奥也是这样选择的。他从来不曾告诉他那个夏季自己压抑过怎样的澎湃热情,私底下曾经怎样向他许诺一生不离不弃。他下定决心不原谅他,无论再次见面时有多么强烈的渴望想靠近他,也都装得云淡风轻。没错,对于一个注定要在你生命中消失的人来说,绝口不提要比千言万语好,一杯马蒂尼,一个善意的玩笑,一句漫不经心的“回头再说”,都表达出他最决然的态度:我不原谅。可是,奥利弗偏偏告诉他,在那个他珍藏了十七年的莫奈崖明信片背后,他写了两个字:真心。

不禁想起小说《霸王别姬》里,段小楼和程蝶衣最后相见时,段小楼说的最触动程蝶衣的那句话:我都知道。

他都不说。他都知道。他用执拗和不原谅伤害自己半生,以此来表达一份扭曲的爱意。而到了最后,对方只是四两拨千斤,轻而易举就击碎日积月累建筑起来的对抗和恨意。这样的爱,才是山呼海啸,才是攻城略地。

小时候看爱情,觉得轰轰烈烈才过瘾,才澎湃。现在到了一定年纪,方觉平淡中的回味和咀嚼才更虐心。当那个人已经成为过去完成时,当他已经成为你记忆实验室里一株风干了的头颅标本,他却真实地回到你的面前,一丝一缕擦掉岁月积累起的尘埃,让你一寸一寸细数那些有他和没有他的时光。谁能经得住这样的考量?

他们开玩笑:“我会告诉我儿子,当年有个少年半夜偷偷溜到我的床上,我们操到脑汁都要流出来了。”“我可不希望我儿子出现在你的床上。”

他们又在试探:“回来了,高兴吗?”“你呢,我回来了,你高兴吗?”

他问他:“最好的时光是什么?”他闭眼回想:“那晚我刚吐过,在回酒吧的路上你吻了我。人来人往,但是我不在乎。你也是。那个吻仍然在那里,谢天谢地。那个吻和你的衬衫,是我从你那里得到的一切。”

二十年就好像是昨天。而昨天只比今天早一点。他和他一样,什么都记得。

如果蓝宇一直活着,他会为捍东写一本书的话,就应该是这样的一本《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爱会让活泼的人更聒噪,也会让沉默的人更寡言。如果不幸你恰恰是后者,那么,还有什么比用自己的名字呼唤对方,更美好的爱情寄语呢。

爱的反面不是恨,而是令人窒息的淡漠

张晓风曾经问她的学生,爱的对立面是什么。学生们众说纷纭,当然,最多的答案是恨。张晓风说,未必。她做了一个假设,如果很多年很多年之后,你在路口偶遇曾经的恋人,怎样的对话最虐心。学生们想不出,她给出答案说,最虐心的是俩人互相看看,淡淡地问一句:“你是不是认错人了?”学生们哄堂大笑。然后她说,你看,爱的对立面不是恨,是淡漠,是心中不再有火花。

这是很久以前看过的文章,一直忘不掉。看好文章的好处是轻而易举在高人那里得到明朗的结论,很多事情都不用再困惑。看到《完美妻子》这本书的时候,我心中有了小小的战栗——这个故事正是通过对一个女人内心细致深入的描写,来解释“淡漠”蕴含的摧古拉朽的力量。爱是如何转化为淡漠的,淡漠究竟如何摧毁一个人。

作者用了很新奇的写作方式——作为女主角的“完美妻子”没有名字,而是用一个“你”字代替。这是大胆的尝试,意在直指人心,好像她早就猜到读者是跟女主角一样的看似完美实则绝望的主妇,渴望挣脱心底的牵绊。“尽情地写出女人心里想到的、却又永远不会说出口的私密之事。”于是,就有了这样一个“敢于说出自己心声的女人的故事”。

那么,这个没有名字的女人,她的心声是什么呢?

她和母亲的关系不好,觉得母亲不够爱她,她很小的时候母亲就逼着她独立,母亲忙于自己的事业,不愿意去关心她少女内心的微妙变化。

她有一个火辣热烈的闺蜜,性感奔放,语出惊人。她说“我还没有笨到去爱。”她说:“我们女人就是不知道如何取悦自己,我们永远都不会懂。直到现在我们都还以取悦男人为主,承受的代价就是葬送了自己的快乐。”她羡慕又嫉妒这位闺蜜,她闪闪发光,衬得她平淡无奇。一想到这件事就像有片乌云掠过头顶似的。

她有位事业有成的丈夫,在外人面前他体面而有尊严,但是只有她知道在他身边她有多不适。她融不进他的社交圈子,融不进他的家庭。她受够了他的洁癖,不喜欢他亲热的方式,他甚至无法满足她对亲昵的小动作的渴望。而她又必须在人前装出一副夫唱妇随的样子。对于他来说,她甜美,大家都喜欢她,带她出去交际很有面子,作用不亚于一只金表、一套西装。可这不是她想要的,她想要的是如胶似漆的缠绵,是不管不顾的狂野,是浪漫的情话、书信、鲜花,是生活掌控在自己手里、心爱的人会完全支持的那种安全感。

这些,没有人知晓。即便那位最通透的闺蜜也不知道——女主角是这样以为的。

她从不叹息。但是心中的空洞在放大。读书、写作、教书,这都无法将心中的虚无填满——直到她遇见情人。

这看起来是一个缠绵悱恻的婚外情故事,可它绝对不通于《廊桥遗梦》那般隐忍美好,又不同于《失乐园》那样悲情残忍。它完全从女性的内心渴望出发,长久以来被压抑的欲望像一根灵巧的绳索,不断抛出,不断延伸:发现丈夫与闺蜜私通,与闺蜜决裂,寻找外遇,驯服情人,勾引汽车司机,欺骗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