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上中下三乘(第1页)
上中下三乘
转眼便到年节。
姜家小院里炉火正红,萝卜炖得烂熟,豆腐煎得金黄。
爆竹响过,一家子也就着热汤热饭,闹闹哄哄地过了个团圆年。
年味还在锅里翻腾,姜亮已是坐不住了。
整日就缠上他大哥,嘴里嚷着那套“花里胡哨”的棍法非得学个门清。
姜明也不藏私,耐着性子,慢条斯理地拆招。
教着教着,还得侧身去闪他那小妹一棍。
姜耀不知从哪儿折了根细柴棍,模样学得有板有眼,嘴里还不忘“咻咻咻”地配着声响。
棍下风声飒飒,连鸡都吓得蹿上了墙头。
院中三人一圈圈转,棍影飞舞,鸡飞狗跳,好一幅年节图景。
至于姜义这边,日子也没闲着。
每当闲下来,总要取出那本坐忘论,翻上几页,权当消遣。
说来也怪,这小册子倒挺有意思,瞧不出什么高深义理,偏偏催眠得紧。
才翻两页,眼皮就开始打架,脑袋跟着打转,没一会儿人就歪倒去了。
这一歪,睡得倒香,醒来气色红润了些,心也不再那么浮。
久而久之,姜义竟也翻出了些门道。
起先不过撑上两三页,脑袋就东倒西歪,如今却能勉强撑到
上中下三乘
话头刚暖,姜义便顺着话茬,把这几日心头那点子疑惑,绕着弯儿问了出来。
刘庄主捋了捋胡须,嘴角一弯,语气却温吞如茶:
“姜兄这番体悟,倒也不差。”
他说着把药方往旁一放,语调一松:
“这坐忘论,原就不是什么正经八百的传世法诀。”
“要较起真儿来,连‘功’都算不上,只能算是一门助人安神静气的小术。”
他见姜义神色认真,眉心藏着探问的劲儿,便也来了些兴致。
拂了拂袖,慢条斯理地摆起了道来:
“修性之法,往上说,也分个上中下三乘。”
刘庄主说得慢,语气却和风细雨:
“最下乘的,就是这类坐忘论,走个小道,不求甚解,只讲‘心静’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