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龙与汗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七回辩论(第1页)

看书阁『wWw.seeshu.net』,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丰豫门前、涌金池与五房院之间有一片宽阔的广场。广场西侧,接近涌金池岸,种着七株光秃秃的、披头散发般的柳树,树间矗立一座古朴而巨大的木造八角亭。

由于夜风寒冷,亭子的八面都垂着长长的竹帘,帘底固定在地板上,将亭子紧紧的包围起来。

这个地方叫“七柳亭”。由于就在行安京的侧门外,又靠近府学,平时就常常聚集一些喜欢谈军论政的士子文人。现在时局乱,可以谈的事情就更多了,除了经常来的那群士子外,一些商人与官吏也加入了国事辩论。

此时天色已完全暗下来,半透明的竹帘流泄出黄色的灯光,人影晃动,看来相当热闹,不时有鼓掌叫嚣的声音传出。

阿武乱和银刹女骑到这巨大的亭子前,听见里面辩论得十分激烈,觉得好奇,想进去瞧瞧,两人便下了马。阿武乱把大黑马跟亭外的许多骡马系在一块,而银刹女则使了一个幻术,忽然间飞砂走石,趁左右混乱时把白玉马收了。

“收个马,也要搞得人心惶惶,”阿武乱笑着说:“妳也真是够了。”

“这有什么办法,谁叫凡夫俗子少见多怪?这些人刚才不一直盯着我的马看么?在他们面前把马收了,才会引起更大的混乱吧?”银刹女整了一整自己的纱笠。说:“走吧,别管那么多啦!你不是很想看看里面人在干嘛吗?”

两人走进亭内一看,里头的空间比外面看起来要大很多,密密麻麻挤了上百人,都是男的。这些人拉高衣领,在夜风飘摇的灯笼下,热烈议论着目前的局势。

众说纷纭,谣言满天,但就没一件好事。

先是讨论官员逃跑的问题。有人说朝堂上现在凄凉得很,今早上朝的文官只剩六人;有人说枢密使文丹青已经派人将益亲王莒昰护送到福城,将广亲王莒昺护送到泉城,保留了莒室皇种,徐图恢复。有人说张杰、刘狮集结了旗下最后的兵力,正准备赶来京城勤王;有人却说勤王军沿途抢劫自己的百姓,已经变成一群土匪,不会来了。有人深深叹息,说虽然还有几个武将正在积极备战,但以丞相为主的文官们却已经面请六岁的皇帝与太皇太后赶快往南迁都,以避敌锋;针对这一点,有人立刻补充,说这不是真的,因为丞相是个懦夫,老早就逃走了。

后来,他们愈谈愈玄,有人开始说南荣灭亡本是上天注定的。

主要是敌军主帅百炎的名字,应验了近几年来京城流传的几首被认为是亡国征兆的儿歌。例如其中一首,唱道“江南若破,百雁来过”,所谓“百雁”其实就是百炎的谐音;好几个人马上接着说,他们也听过预言:“灭荣者,百眼人”,其实这百眼人说的也是百炎。

一个高瘦的文人对于这种灭亡注定论似乎难以忍受,他激动地站起来,满面通红地呼吁,要读书人在这个危急存亡的时刻负起责任,鼓动全城军民一齐抵御敌军。一个肥胖的商人却慢条斯理打断他的话,叫他不要浪费力气,说城里几个富豪已经自愿担任朝廷特使,正在筹备投降的事宜。

这个消息一披露,全场立刻哗然,有人怒不可抑,有人却拼命点头。

一些主战的士子破口大骂商人不忠,主和派则强调,开战会为行安京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我说应该投降!这样才能保住行安京!”一个全身穿着昂贵丝袍、鞋底出奇高厚、身后还站着两个家奴的年轻商人拉高了嗓音说:“靺古人已经在北方屠了许多城池。如果我们投降,则全城都可以逃过这场浩劫。如果我们逞勇,然后失败,而且我敢保证一定会失败,那么不只这座天下最美的城池将毁于一旦,今天在场所有的人也躲不了掉脑袋的命运。”

大家都安静下来了。之前也有人提到投降的事情,但这么直接、以自己的立场鼓吹投降的,这家伙倒是第一个。

“北兵,虎狼之师也!”另一个面皮白皙、留着三络漂亮乌黑长须的商人,像是受到鼓励一样地站起来,接着发言:“靺古人还不会走路就先学会骑马,从小第一套玩具就是弓箭。人家懂打仗就像我们懂做生意一样,都是天生的,所以才打遍天下没有敌手。而我们的官兵呢?说穿了全都是农人、商人的子弟,打过什么仗?把这种军队送到北兵的面前,根本就是自杀!他们死倒不要紧,当兵的本来就是拿钱等死的;问题是这些人死后,我们全都得陪他们死,为什么?因为我们抵抗了。北兵怎么对付那些抵抗他们的城市,大家应该都很清楚。”

“保卫京师的是护圣禁军,乃全国之精锐。跟一般部队不同,靺子占不了便宜的。”

“没错,我也相信护圣禁军可以守得住行安京。”

“说就简单,真的打了就知道。我说啊,荣人毕竟是荣人,护圣禁兵也是荣人,跟靺古人还是没得拼的!”

“而且,北兵有大回炮。”

“没错,他们用大回炮打破了好几座城池。像襄城、潭城、常城,都是被这种炮打垮的,这几座城池的城墙,难道不比行安京的更高、更厚?”

“诸公啊,你们怎么总不明白?挡住靺古兵的不是因为城墙要多高,而是士气有多高啊!”

“问题是,我们两样都没有。”

“对,城墙矮,士气也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