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三国之七雄归汉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02章赵岐辞相(第1页)

看书阁『wWw.seeshu.net』,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南山腊月雪飞花,笑看三秦迎新华。

虽然今年的雪并不是很大,但终南山北麓还是银装素裹。光秃秃的树梢上,地面上全是白茫茫的雪。山半腰一个凉亭处,两个身穿鹤袍的男子正在对坐。

其中一个鹤发童颜,手持拂尘颇有几分仙风道骨之感。而另一个则是鬓发花白肚腩微微隆起略显富态,不过身上却散发着道行高超的气质。

不错,着两个都是当世道家开山立派的一代宗师。一个是名声赫赫的丹鼎派道宗左慈,另一个便是五斗米教的创始人张鲁。

胖道士就是张鲁,他自从降顺朝廷后就不再任官,在终南山云游传道授徒。天子刘协没有听从文官们所说,扼杀这些妖言惑众之徒。反而命人在终南山之上,筑起一间宏伟的道观。甚至还吩咐印刷厂,免费为张鲁印刷道学经书。

这样一来,张鲁以及他的五斗米教顿时声名鹊起。如今这个天师手底下,有信众多达数十万。不过他并没有像张角那样揭竿而起,而是主张忠君爱国思想。

老者便是左慈,这位大神名贯古今,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峨眉山修道三十年,通法术会炼丹,识天文晓地理,而且据传房中术甚为了得(老司机自懂)。

这尊大神在天柱山听闻不成气候的五斗米教竟然信众竟然超过了丹鼎派,特地过来刺探敌情的。不过奈何五斗米教在终南山一带门徒实在太多,他的行踪竟然让张鲁所得知了。

所以,才出现了如今道家南北两大派系头领会面的情形。

“公祺,短短几年时间门徒翻了好几倍,除却那人之外你也是本门第一人了。愚兄在天柱山授徒二十年,才得弟子十万有八,真是惭愧...”

左慈大手一挥,手中变出就一串鲜红的荔枝,放在案上摘下一只剥皮放进了嘴里。一边吃着,一边说道。他所指的那人,便是太平道的张角。

张鲁微微一笑,也捋起衣袖一扬,手中不知何时出现了一只罕见的白玉壶和一个夜光杯,倒出来的却是醇香的葡萄酒。

“此皆乃天子胸怀博大之故,若是元放兄也北迁授徒,想必比张鲁更受人拥戴...”

左慈见张鲁修行也不弱,便不再玩变戏法了。只见他摇摇头,接过张鲁递来的茶水,乌黑的眼眸颇含深意地看着对方:

“不必,不出三五年,就七雄归汉了。天子有这份心意在,天南地北又何妨?”

“呵呵,好一个七雄归汉!”张鲁反复吟着左慈的话,不禁点头大赞。随即,偏头看向远处两座巨大的城池,目光充满唏嘘。

“哎,此间甚为乏味!不若,我等来玩些好玩的如何?”左慈就像一个老顽童,跳起来一只脚踏在木墩上对张鲁挑逗。

“哦?愿闻其详。”

“以公祺看来,何人将会被宣麻拜相?”左慈指了指如同浮在雪原上的长安城垣,笑着问道。

“当然是士孙参政无疑,这位深得圣眷,而且民望极高。修律改制,尊法抑儒,有当年秦之名相李斯之风...”

张鲁略一沉吟,当即便娓娓道来。

“哈哈,那愚兄就和公祺打赌,士孙瑞必定当不了宰相!而且,一辈子都当不了!我等,以一本奇门遁甲和太平要术作赌注如何?”左慈仰头大笑,随即一言以蔽之。

看着张狂的左慈,张鲁沉稳地喝了一口茶,随即也凝视着对方:“好,那就拭目以待...”

长安旧城,章台街。

自从新城建成迁入之后,长安旧城北一度人去楼空。甚至夜间兵卒巡逻到高庙附近没有城墙的水泊地时,好几次发现了老虎的足迹。

为此,朝廷特地在那出筑起了一堵高墙,防止野兽趁虚而入咬伤朝廷官员。

毕竟长安旧城离码头和车站近,而城北又是全天下最大的货物集散地。一些商贾尝过了新城的新鲜感之后,还是回到了旧城去居住。

一些朝廷官员,也留在原住宅居住。其中,首相赵岐的府邸就在紧挨着京兆府旁的尚冠里。

身穿盔甲的军卒打破了旧城的宁静,他们簇拥着一辆陈旧的玉辂,正从章台街往北走。里面乘坐的,正是刘协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