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三国之七雄归汉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66章三司会审(第1页)

看书阁『wWw.seeshu.net』,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散朝之后,一干正好休沐的朝官们在长安城南一处茶楼饮早茶。这些多是礼部官员,他们在科举已过、祭祀未始的日子里一直很清闲。

不过正旦越来越近,他们过了今天之后便又要忙碌了。所以趁着得闲,来到这里消遣。一个大包厢十多个人,闲得热闹非常。

“唉...王某可不比诸公啊,领了今年年终补贴之后,明年半年都没有俸禄可领了,这可真是无妄之灾啊...”

说话之人不是别人,正是太学明经科的教授王朗。上次被裴潜骂了之后,由于朝中人脉广的缘故,还是照样安稳地做他的教授。这次他的学生几乎全部参加了暴乱,所以被朝廷罚了半年俸禄。

而朝廷对这次动乱的处理已经开始,由刑部、御史台以及廷尉进行大三司会审。

参加犯罪并制造混乱的地痞头目十多人被判死刑,其余加上乞丐一起上万人被尽数发配到河套边关去拓荒。

京兆府多名官员被追究玩忽职守之罪,遭到降级或者贬到地方去。

牵头的三十多名学生被销毁学籍,逐出太学。而其他的学生,则是被取消科举优先资格。

所谓的优先资格就是在太学年度考合格之后,被直接赐予进士。和其他高中的进士一样,被派到地方担任县令。

刑部对学生的判决看似很轻,但实际上不少太学生听到之后都一副脸色苍白,甚至怀疑人生。因为没有了优先资格,他们就要在贡院与几千人一起搏杀。

而中榜的几率,还不及太学考试合格的零头。要知道上次几千贡生才几百人得进士,而在太学中脱颖而出已经赴任的,却有两百多个进士。

“我等倒是羡慕王教授,仅被罚俸禄,职位尚可保存...”一个礼部官一边给众人倒茶,一边叹气道。

“是啊,士孙君荣当廷被拜为参政。以其一贯强势作风,我等礼部恐怕难有好日子过了!”...

一干礼部官员们,也跟着长吁短叹,一脸忧郁之色。是因士孙瑞对官员一向强调的是务实,他们这些只会务虚的儒生,在赵岐当政时还能安坐钓鱼台。

“士孙瑞奸佞之辈,只会溜须拍马而不敢直言上谏。朗观其平戎一策,尽是阿谀奉承之词!”

王朗见一众礼部官个个如丧孝妣的模样,不屑地咧咧嘴。

“哦?此话怎讲?”官员们惊讶不已,看向留着山羊须洒脱得颇有几番君子之风的王朗,异口同声地问道。

王朗见大家都愿闻其详地看过来,心中暗暗得意:

“孝武皇帝穷兵黩武,致使天下户口减半!在他士孙瑞口中,倒是变成了英明神武,当真是可笑至极!以朗看来,和亲匈奴反而比横绝大漠更高明...”

“额...”众人张口结舌,一阵愕然。随即,纷纷点头附和:

“确实,王嫱(昭君)出塞,天下太平!”

“和亲者,使匈奴单于血缘近我,即为亲戚。久而久之,匈奴便为华夏矣...”

“若如昭、宣皆效武帝,天下早已不存!由此可见,孝元皇帝重启和亲,乃是大仁大善之举,胜武帝远也!”...

一群儒生,七嘴八舌地抨击平戎策,甚至把汉武帝都拉了进来一块踩踏。当年匈奴在并州屠城的事情,已经被他们抛到了九霄云外。

仿佛偌大一个国家靠女人去换和平,不是什么丢脸的事。

就在这时,包厢外面忽然传来一阵骚动。随即,敲门声打断了他们的叫骂。一个坐在靠门的礼部官,打开了包厢门后腿脚一阵发软差点坐在地上。

众人纷纷看过去,只见门外来了十多个身穿明黄色盔甲的御史台宪兵。为首一年轻将校虎背熊腰,手持一块令箭大步迈了进来。

“吴懿受王中丞之命,前来请各位礼部官回去御史台喝茶!”

“啊?”

吴懿说完,不等一干人等反应过来就示意后面的手下们全部抓了起来。只剩下王朗孤零零一人坐在原席,缩着头生怕这些兵卒把他也一并抓走。

不过幸运的是,宪兵们并没有抓他。当他暗暗松一口气的时候,一双牛皮军靴忽然出现在他不远处。他连忙抬头,只见年轻得过分的吴懿正微笑地看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