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三国之七雄归汉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27章长安异事(第1页)

看书阁『wWw.seeshu.net』,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科举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这次一共有三百六十多名士子脱颖而出。其中进士科两百五十人,其余各科则是总共一百一十余人。上榜的士子都留下来等待朝廷派差遣,或是到报社去做临时兼职。

而落榜的士子,大部分都赶回家过年了。不过他们并没有因此而颓废,因为临走前天子集中给他们训话鼓励。并且每人特派一个举人册,下次科举的时候将可以越过州解试直接上京赶考。

所以他们都答应了刘协要再接再厉,争取下次榜上有名!

丞相府,政事堂

一众宰辅们今天开了一场特别的会议,也是关于科举的事情。

中枢高层众所周知,天子刘协参加了进士科考试竟然被审卷黜落,无缘进士榜。这事两相两参六尚书得知后很是震惊,但鉴于当时情形怕造成不利影响,所以政事堂并不作理会。

现在这阵热潮已经降温,又到了秋后问账的时候了。所以,土地改革小组组长兼首相赵岐当即召开了政事堂会议,并知会了三位科举负责人到场与会。

政事堂内无人居主位,只有一众宰辅围坐一堂。

“今天劳动三位大学士前来,乃是关于天子科举的事...”赵岐和众人一同落座后,首先开口说道。

“且恕老朽颟顸,听不懂相公之言!”蔡邕摆摆手,装作一副老态龙钟的样子。

参知政事张则是个武夫出身且倾向法家,又久在西北,自然看不惯这些攥着明白装糊涂的酸儒。当即瞟了三人一眼,最后目光落在头发胡须花白的蔡邕身上。

“那就让张某告诉蔡昭文吧!天子的答卷在场诸公都看过了,其答题思路缜密环环相扣,且又符合法学理念,为何被黜落?”

一众宰辅目光齐刷刷地看向蔡邕,张则的问到了他们的心坎去,他们同样想知道原因。

“哼!天子所答非儒道,故虽近乎于理却不能作正解!”蔡邕正了正衣襟,面无表情地答道。

“哼,我不懂甚儒道!我只知道人需要往前看,比如周公那套甚至是董仲舒的新儒学到了今时今日,都已有了固步自封之嫌。律法需要与时俱进,治国则需要灵活变通...”

张则在河西和蛮夷打了多年交道,知道这些胡蛮畏威而不怀德。要是用儒家的手法,只会被他们视为软弱可欺。先兵而后礼,比一味退让好得多!

“非也,参政此言大缪!今之所以四海动乱战事频发,究其因实为人心不古之故!应要以周礼加以教化,以暴制暴只会适得其反!祖宗之法若是轻改,民则无从适应,取乱之道也...”

这次说话的是杨彪,长期放逐出外的他非但没有改变理念。相反,随着年岁渐高反而变得保守起来。

张则被二人的抱残守缺弄得无话可说,赵温、钟繇等人也暗暗摇头。让一个浸淫经典数十年的老儒生改变观念,难度不下于愚公移山。

...

未央宫,椒房殿。

刘协今天没有出去,而是在后宫陪老婆带孩子。大牛满月过后非但没有变得老实安分,反而更加顽皮难带了。欺负弟弟不说,还喜欢在半夜三更突然间嚎啕大哭。

弄得刘协好几个夜晚都没睡好觉,黑眼圈都出来了。这不,刘协刚哄完他睡下,旁边的家驹又醒来啼哭。被吵醒的大牛哭得更大声,两个小家伙争奇斗艳,简直要把屋顶震塌掉了。

好在,还有小珠和伏寿帮忙哄着。使得局面没有失去控制,这些不足百天的小家伙又睡了过去。趁着两个都睡下,刘协这才得到一点空闲。

他和伏寿一同漫步在椒房殿外的小花园里,看着微风萧瑟的晚秋景色。像这样的时光,刘协发觉越来越少了。随着亲政之后每日要处理的事务只多不少,刘协基本只有晚上待在后宫。

甚至忙碌的时候,一整天都在前殿中度过。倒是怀念起从前,除了上课之外基本都是玩乐。

“陛下,听说你被黜落了。不过不要紧,你在我心里永远是最优秀的!”伏寿忽然偏头看着他,关切地说道。

刘协微笑着看了她一眼,随即抓着对方的手看向远方:“没事,朕早晚会让世人对待事物的观念转变过来的。”

“可是昨日妾派人到蔡府求亲却被打发了回来,看来蔡学士是铁了心要将文姬嫁给贾状元了...”

刘协心中不由一痛,神色有些黯然。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喜欢上了一个孝女,而对方家属却不喜自己。哪怕是蔡琰再倔强一点,结局或许都不一样。

“唉...又能如何?朕总不能飞到蔡府去,将蔡琰劫走私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