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三国之七雄归汉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02章荀彧西行(第1页)

看书阁『wWw.seeshu.net』,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吱吱吱...”防震马车在并不平坦的山路行驶,辚辚车声在山谷中回荡。车上的不是别人,正是新任许州知州荀彧。

这一路上对关西变迁都是感慨不已,最深刻的莫过于坐着的这辆马车了。这是他途经洛阳时,担任提点铁路司的族侄荀攸亲自所赠送。

乘坐这辆马车经过潼关,除了屁股难受点以外,竟然没有感受到一点颠簸。这让他发觉来洛阳时坐在那辆破车上,简直就是活受罪。

很快,马车拐过羊肠小道最后一个弯的时候,视野终于变得开阔起来。一望无际的关中平原,满眼绿色的耕地,蜿蜒的河川在流淌。

这让他的思绪,同样出神起来。离开许昌的情景,他至今仍旧记忆犹新。主公曹操十里想送,拉着他的心感概万千。还明确和他说,可以在长安为朝廷效力。

最后一次帮曹操办事,事成之后投身朝廷,这是他心中的腹案。但当曹操亲自准许并答应为他写荐书的时候,他原本坚定的内心不禁动摇了起来。

毕竟曹操对他有知遇之恩,且现在正在曹魏最艰难的时候。他要是就此离去,又如何对得住自己的良心?

为此,荀彧一路上都在纠结与徘徊之中渡过。

就在这时,下坡放平稳后的马车忽然拉手刹停了下来。

“车上可是荀文若知州?”

荀彧眉头略皱,这是他的新官职,外界极少有人知道。因此看来,来的绝不是什么故人。

心中如此想,荀彧当即便拉开了车帘。只见一个身穿青袍的官员正拱手,微笑谦恭地看着他。

“我便是荀彧,敢问阁下所为何事?”

“下官乃是礼部鸿胪招待官张松,特地奉命从长安过来迎接知州!”

荀彧见这个名叫张松的青袍官员姿态大方,言语不亢不卑,不由暗暗点头。当即,也在车上拱拱手:“如此,有劳招待!”

“不敢不敢!”...

马车随即转而向北,来到了渭水之滨。荀彧在张松的带领下坐上了一艘与众不同的小船上。之所以与众不同,是因为这艘渡船是用踩踏作为动力的。

两个船夫在后舱踩踏着奇奇怪怪的曲架,船只划破水面快速往北岸而去。而船头上,也有一个船夫手抓着一个盘装轮子,可以控制船只的前进方向。

荀彧即使学究天人,置身其中也不免啧啧称赞。这种巧夺天工的器物,实在是令人大开眼界。同时,又不禁为关中取得的成就而震惊。

相反,天下其他地方都是在原地踏步,只有兖州稍微好一点点。

船只很快到达了北岸,当看到一直延伸至天际尽头的轨道,以及在上面平稳行驶的列车,更是惊讶得无以复加。

“咔咔...”

列车铁轮子与轨道缝隙之间的摩擦,发出了节奏均匀的声音。荀彧双手扒在窗口上,眺望着不断后退的山水。田间地头到处都是忙碌的农民,还时不时传来放牛娃的笛孔声,一派太平盛世之感。

“知州可知,关中人民为何人人乐于耕种?”张松也看了一阵外面,试探地问道。

“可是清徭薄赋之故?”荀彧对此要有听闻,关中是三十税一,天下最低。但是,长安朝廷却十足的财大气粗。

“此乃其一!其二者,关中田地皆实行股份制。就是原有土地大户必须将耕地平分给农民,然后在收成中领取自己那一份子。对佃农再无管理权,朝廷另行资助或者对大户进行补贴...”

荀彧听完张松关于土地改革的细节以后,叹之又叹:“唉,普天之下,也只有当今天子有此魄力了!”

作为一个政治能手,荀彧知道其中玩利益平衡到底有多难。没有崇高的个人威望,是绝对不能这么玩的。

“那是自然!凡是得益于种痘法的人,都在对今上歌功颂德!凡是得益于轨道方便的工商人,无不为今上立长生祠!凡是参观过长安烈士陵园的军人,无不立志为今上抛头颅洒热血...”

张松明显也是刘协忠实粉丝,数着手指不可置疑地说道。

眼前的所见所闻,令荀彧越发渴盼一睹多年不见的那张尊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