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三国之七雄归汉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87章邓州之行(上)(第1页)

看书阁『wWw.seeshu.net』,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南阳,邓县西北。

正月初本应该是喜气洋洋的日子,可是这里的百姓却是磨刀霍霍,早早出门来到地界上聚集起来。他们手持着各种柴枪、钩镰或者斧头等农具。

而地界对面同样有成千上万的人聚集,不过却是孑然一身什么都没有。不过他们倚仗的,是护送他们的五百骑兵。

“滚出邓县!”

当地上万百姓们自恃人数众多,毫不惧怕地与骑兵对峙着。期间,还不断有人向汉军骑兵扔去石子或者泥沙。好在汉军素质高纪律严,并没有采取针对性的报复。

“乡亲们请听我一言,事情绝非尔等所想那样...”身穿青袍的管宁面对这突发事件有些慌了神,硬着头皮上前劝说乡中三老。

“莫须废话,那些淮西佬无非就是想要占我等田土!老夫就且告知你,要入邓县你就得踩着老夫的尸体过!”

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用拐杖在地上重重一顿,沉声打断了管宁的话。其他老者也是纷纷附和,大声谩骂或是人身攻击管宁。其中南京政府,以及倡导者华歆被骂得更惨!

管宁前些日子还是足不出户的读书郎,对于这些错综复杂的东西根本理不出头绪来。面对一帮老头七嘴八舌的排挤,只能张口结舌欲言又止。最后,只得扯出朝廷大旗。

“各位乡中三老,皆是明事理之人。须知迁民丰京乃是国策,各地无不响应,怎么邓县就...”

“休要拿朝廷来吓唬人!天子说过,广大群众要敢于与不公作抗争!说的,就是如你这般假一视同仁之人!”一个老头扬了扬手中的报纸,大声驳斥道。

“此话怎讲?”管宁倒是想听听到底是个怎样的假一视同仁法,怎样冠冕堂皇的违抗法令!

“哼!你所谓的各地无不响应,就蕴藏着不公!比如隔壁新野、唐县为何只迁入两万户,而邓县却多近一倍?”

“对啊,为何多近一倍?”一众老头自觉理直气壮,昂首挺胸大声喝问着管宁。

管宁回头看一眼苦苦等候的大量民众,不由一阵语塞。这是最后一批内迁百姓了,而所有县城已经接近负荷。所以由少尹冯唐亲自拍板,一股脑迁到邓县来。

管宁忽然想起了什么,强辩了一句:“邓县此起其他县都要广阔,且域内一马平川...”

一众老头闻言终于没了声息,不过管宁反而心跳加速。因为话说完以后,眼前的百姓以及老头们投来能杀人的目光,就像蓄势待发的暴风雨!

果然,一个老头先咆哮了出来:

“放屁!一马平川是不假,你没见邓县口众同样仅次于宛城吗?”

“二叔公莫要跟等恶吏多废话,他们无非就是想把我们从邓县赶去荆襄罢了!”

人群中忽然的一句话,将管宁吓了一跳。凡是迁移,就总免不了新居民与老居民发生小摩擦小冲突。因此有不少原住民不堪骚扰,南逃荆州。

接下来自然不消多说,管宁被激愤的民众骂得体无完肤。不得不领着人马,退出五里外求助南京政府。

就在管宁为此事焦头烂额的时候,一辆由数十人乔装互为着的马车,正沿着白水缓缓南下。马车里的不是别人,正是刘协和祢衡以及贾诩。

此时刘协正盘坐最内,倾听着祢衡的斥责。一旁的贾诩一言不发,一副眼观鼻鼻观心的样子。

“恕臣直言,陛下单靠笼络底层黔首就像推行土地改革完全是痴人说梦!天下之大,你敢保证朝廷能够如臂使指吗?最后恐怕只会适得其反,弄得民怨沸腾天下抵制”

“卿且看外面,何处还有自耕农?”说着,刘协拉开窗帘指了指田垄上界碑林立的风光。

“诚然,中原大地处处皆是兼并成风!唯有陛下与曹孟德竭力抵制,余人无不纵容甚至参与其中!不过,南阳虽为光武龙兴之地;但陛下初来乍到恩威未施就想人尽拥戴,未免有些想当然...”

祢衡昂首挺胸显得铁骨铮铮,直视着刘协毫不客气地批评道。

而刘协却是没有因此而生气,反而频频点头对祢衡的话很是认可。因为来自后世的他,知道得实在太多了。远的不说,就是当年搞计生就差点让刘协胎死腹中。

好的政令下到地方,完全就是是另一码事。这也是无数主张变法的前辈们失败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原有利益集团的阳奉阴违甚至刻意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