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万人挥汗渭水丰(第1页)
看书阁『wWw.seeshu.net』,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来来,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哥们加把劲!”
“一二三!”
“轰隆!”一块距离渭水百步外的巨大石头,在数十人的努力下,被推离了原地十多步。这数十人推走了巨石后,便放下木棍拿起工具将地面整平。
巨石留下的凹陷,不一阵间就被运来的泥土填平。这些民夫驱赶着几十来匹挽马,而挽马则拉着一块打磨成大圆柱的石头。
这块石头最中间通了个小洞,被一根铁杆穿透。而铁杆长出的两段则被绳索扎牢,挽马一拖拽圆石头立即滚动起来。
重达上十吨的圆石,碾压在地上出现了一条一丈半宽的坚实道路。这条道路,明显比两侧的地面沉降了半尺。不过却是坚硬得蹄踏无痕,且还不断笔直地向前延伸。
一群手持大铁锤的壮汉赶了过来,猛力挥起锤子狠狠砸在巨石的一角上,
“噼!啪!”飞屑乱溅,一块又块石头跌落在地。不过一阵间巨石便被削去了小半边,露出里面颜色深褐的核心。不过锤手没有放过它的意思,依旧挥舞着大锤猛砸!
十多个妇女将一块块一尺大小的石块搬走,到不远处堆起来。就在石块堆这边围着人数更多的妇女少年,她们用小锤子将石块敲成一粒粒石子。
一只只竹筐箩被装满了石子,由挑夫负责送到被圆石碾压过的道路上。他们将石子倒在道路里,另外就会有人接着钩均匀。
再后面则是上百个木匠上场,先将风干多年的硬松枕木横铺在石层上。然后把长长木轨从车上拖下,纵向平直地铺在枕木上。然后在交点敲上长柳钉,将木轨与枕木及地面固定在一起。
有足够多的人手,以及管饱饭有钱拿的精神支持下;造出一里双向轨道也只需要半个时辰,而且是即整即用。那叫做车厢的轨道工程车,直接运载着铺设所用的材料。
渭水岸一个土坡上,刘协领着荀攸、马析钟繇以及商贾等人在此眺望。
一条横亘在渭水北岸的主线轨道,像线段一样笔直地延伸至天际。无数民夫在不算猛烈的太阳下挥汗如雨,一锤一钉将轨道打造牢固。
这些工程钉锤等工具,都是刘协溶掉了渐台取铁水重新铸造的。现下已经是七月上旬,破土动工也过去了十多天。
到目前为止修筑完毕的轨道里程达到了一百二十多里,且是双向的。原本西凉叛军以及匈奴俘虏全部充当劳力使用,只有刘协眼前这咸阳段是百姓自发而来的。
“陛下!按照原计划,沿途设了站点十个,用来作为换马停车之用。此些站点皆按照陛下意思,应用港湾式弧形接驳设计...”马析指着远处两条如括号一样接在轨道两面的轨道,口中滔滔不绝。
后面的钟繇嘴角一抽,今天才知道中华文明原来可以如此博大精深。一些出自天子口中的新词汇新诗句,他听都没听过。不过他也很努力地学习着,毕竟作为工部必须要会几个术语。
“嗯,木轨以及枕木防腐如何?”都于木制物品,防腐工作是重中之重。
“全是搜集附近最低三年风干之硬松,经过秘制桐油浸泡了七天七夜。在日晒雨淋挤压磨损下,一年内亦不须担心朽烂!”
刘协点了点头,表示还算过得去。说到防腐放变质方面,秦朝可以算是空前绝后的最高成就了。为了保证飞骑不伤到马蹄,又能快速从内史调兵至北疆,咸阳至九原郡的秦直道全线尽用木板铺底。
不过直接今日,四百多年过去了依旧没有出现大面积腐朽崩坏。要不是刘协特意走去甘泉宫(淳化)亲眼所见,绝对不可能相信的。对此,刘协只有在心中敬仰着。
“陛下。北岸虽地势高,不过臣觉得还是该在距离轨道五十步外修筑一防洪高堤!”钟繇想了想,随即开口建议道。
别看现在渭水十里银滩沙耀眼,一旦发起大水来就是浊浪滔天尽汪洋了。就是后世的铁路水泥大桥,在洪水下也是不堪一击。刘协可不想数万人一个月的努力,因一场大雨回到解放前。
“嗯,准!”反正这边的平原有不少凸起的土丘,刚好可以夷平掉。
这时一个小吏从坡下走上来,在荀攸的身侧耳语了几句。荀攸随即点点头示意他退下,然后走前几步。
“陛下,十里外有两支工程队发生打斗!”虽然这不是第一次,但作为负责人的荀攸还是脸红耳赤。
“哦?速去看看!”刘协眉头一挑,并没有责怪的意思,而是立即转身往坡下走去。那匹高骏的汗血宝马,正是刘协的新坐骑。浑身白毛腿肌矫健,马镫、马鞍一应俱全,才三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