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三国之七雄归汉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1章回首得见枭雄貌(第1页)

看书阁『wWw.seeshu.net』,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春风楼

这间高级会所自从引来了杨彪这个大鹏过来歇脚之后,生意简直今非昔比、好到爆棚。酒楼大门前每天都会停满各式马车,原本的陋巷也被粉饰一新。

不过今天春风楼却是静悄悄的,仿佛往昔的客满为患与它无关。因为今天,天子率百官出城去送别关东诸侯。

袁氏两兄弟三天前因为不满天子斩高干,率领自己的部众不辞而别。而经过一番谈判后,曹操为首的诸侯终于答应了朝廷的条款。

不过每年上交的赋税则从四成降为三成,税卡方面则改为以汉顺帝建康年间为标准。还有认免权方面,则提升到州以及将军级别。

刘协本来就是漫天喊价,所以干脆一口气答应了下来。不过随即,也增加了数条。

比如各州不得承认别有用心之人所立的伪帝伪朝,只可尊奉长安朝廷为正统。不得禁止外地商品进入辖区,以保持商路畅通。不得隐瞒、篡改朝廷下发地方的布告,政令...

只要欢送仪式结束后,春风楼这里立刻便会恢复热闹。对于喜欢清冷娴雅的人来说,现在正是最好的时刻。比如,二楼一间精致包厢里的几个人。

他们三人对坐,煎着从家乡带过来的茶叶。清香的茶味飘荡在包厢中,使人望茶而止渴。一个年纪约莫四十岁,头戴一梁近贤冠的中年男子,端起还烫的茶杯子急不可耐地喝了一口。

“嘶~茶是好茶,就是过烫了!”他随即放下茶盏,用手掌扇着嘴唇的位置。

“哈哈!”两个身穿士子长袍的纶巾青年人,见他如此失态忍不住窃笑。中年男子并没有在意,自顾自都用布块把低落到台面上的水迹擦干净。

“江南好茶果然不同!若子方贤弟运个千百石至此,恐怕长安各茶坊都无生意可做了!”中年男子一边轻抿着茶水,一边侃侃而谈。

长安是万里丝绸之路的起点,是天下最大的对外交易市场。茶叶、丝绸以及瓷器,三大龙头产品每年都会从全国各地运往这里中转给来自中亚的西域胡商。

张方平、秦渭等关西土豪,就是靠专营的批发生意为主业。而关中以外的商贾,则只能在关外观望罢了。关中四大关隘都有他们的人,这对他们的商业垄断提供了极大的保障。

中年男子自然是有所知晓,才会如此调侃对坐的一个青年。

“文举公有所不知,长安乃至天下各茶坊之货大多是柴桑陶家所供。我糜家根基在东海,触角远远未能伸过长江天堑。”

这个时代茶叶种植量以及销售量远远不及后世一个零头,不过产业利润却比后世丰厚得多。南陶北甄,相对于河北甄家主营酒楼生意,扬州陶家则是主营茶叶以及蜀地纺织品。

徐州糜家虽然养伙计过万,也不过是像张秦两家一样的地方性富商罢了。在自己不熟悉的行业去跟大神斗,只会是自取其辱。

“哈哈!当今天子对商事之事并无抵触,乃是你等后生晚辈大好时机啊!”中年男子亲自站起来为两个青年倒酒,笑哈哈地打趣道。

“多谢文举公指点,芳此次同元龙兄从徐州不远千里来此,便是...”

说话这个青年正是糜家二公子糜芳,面如冠玉仪表堂堂。一副整齐的牙口,足以证明自小就生活条件好。

“哈哈...”糜芳点到为止,三人随后相视一眼抚掌大笑。糜芳如此,他孔融又何尝不是?他前日已然辞去了北海太守一职,留在长安待命。

作为圣人孔子的后裔,孔融本应恪守百年祖训远离铜臭味的商贾。不过孔融却认为商人未必就要当作另类看待,比如仲尼就未曾嫌弃子贡喜货殖经商。

至于陈家登少,则是任职北海的时候认识的。而糜家老爷子是孔融忘年交,糜芳也算得上是子侄辈了。正所谓有朋自远方来,孔融当然不亦乐乎。

他随即又想起了什么,用手指了指丞相府的方向。“二位贤侄想法虽好,不过这两天可不怎么太平。”说完,他拿筷子夹起一块方方正正的肉粒放进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