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强化中央五政令(第1页)
看书阁『wWw.seeshu.net』,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喜见天子整个下午心不在焉,相必心中有事。”张喜站起身来,一边向角落走去一边说道。
满朝文武中,张喜是个特例。他既不喜欢拉帮结派,也不喜欢争权夺利。平常官员之间的歌舞酒宴,几乎看不到他的踪影。不过为人谦和乐于助人,倒也没有什么人刻意污蔑他。就连董卓在朝堂上笑他无后,也是一笑了之。
由于他不纳妾,结发妻子又早年难产,生下一个女儿便撒手人寰。加上到现在近七十都未再娶,所以并没有儿子。女儿前些年嫁给卢植麾下一都尉,打黄巾的时候不幸殉国。如今守寡在家侍候老父亲,并未再嫁人。
刘协想了想,缓缓开口:“乃是政事堂...”
“天子且慢!”张喜忽然打断,将一张木椅子放在刘协小腿都后。
刘协回头一看,见木椅子做工精细。摸在靠背上去,几乎光滑得想后世打磨过的一般。整张椅子没有用一粒钉,全是卡洞榫铆结构。简直比起后世,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张喜冲刘协惊讶的表情点点头,示意对方坐下。“若为政事,可言、可不言。”
刘协听闻这句后,顿时打消了说出来的念头。师傅可不是老子,不是什么事情都可以直言不讳。宫中隔墙有耳,一个不好恐怕就会害了对方。
张喜见刘协坐下来没说话,也没有勉强。师徒二人对坐无言,张喜目光时不时打量刘协。刘协则低头看着台面,深吸一口气理清脑海中繁乱的思绪。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刘协推翻了一个又一个设想。但到最后,发现竟然没有一个最适合的方案。他长叹一口气,对张喜一揖到底后向门外走去。
“天子,无论何时当勿忘初心!”
一阵老迈而雄亮的声音从背后想起,刘协停下了手中开门的动作。勿忘初心?朕的初心?刘协的脑海飞快地转动,像潜水一样潜到脑海最深处将那曾一闪而逝的初心抓住!
“多谢太傅,朕知道了!”刘协精神一阵,回头再度一揖后转身冲出门外去。
“去吧...”张喜看着刘协远去的矮小背影,好像钩起了什么回忆,鼻子霎时间一片通红。
......
东平大营门口,一众诸侯摆设香案恭迎圣旨。袁氏兄弟虽然不情愿,但也不得不跪下来。
“初平三年六月,中枢政事堂...袁绍袁本初节制诸军调度有功,迁冀州牧、前将军。曹操曹孟德先斩牛辅后擒单于、居功至伟,迁兖州牧、后将军。袁术袁公路协助斩首有功,迁扬州牧、征东将军...”
这份圣旨并没有变动,由丞相府长史负责宣读。明清以前,宣圣旨的不一定是宦官。相反,由文官或者天子身边的侍从官居多。
各路诸侯都名副其实成为了一方州牧,而原有州牧的陶谦以及刘表则分别居左右将军。只有张杨因为功劳太少只凭一个镇东将军,迁居了青州牧一职。
而他们麾下的将校,则被大加笼络了一番。最高的那位,甚至封到了和张杨平起平坐的镇军将军去了。反正他们的俸禄不须朝廷买单,这种惠而不费的事绝不会放过。
“多谢陛下...”
众诸侯虽然不乐意,到也不得不勉强应了一声。而颜良文丑夏侯兄弟这些人,则声如洪钟一般吼得震天响...
东平大营在渭水于灞水交汇处的河滩地带,崭新的帐篷全是由朝廷事先布局好。围拢的栅栏,每面留出一个宽大的辕门。
大营内的士卒,此刻大多都涌到南辕门看宣圣旨去了。而在东辕门附近的荆州兵营,却有那么几十人躺榻难起。这些人脸上嘴唇苍白无血,黑眼圈的双目像死咸鱼一般毫无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