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三国之七雄归汉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5章难违天意求存嗣(第1页)

看书阁『wWw.seeshu.net』,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勿要再哭了,再不将孩子们藏好,一切都晚了...”老者出奇的冷静,抬头看着张公像似有所悟;嘴唇轻启说出了这句话。

妇女们听到了这句话,立即如醍醐灌顶!一个个站起来,四处在庙中搜寻地方。但奈何这间庙四面都是空荡荡的厅巷,并没有一处可以容纳数十个孩子藏身的!

“磕铛...”一声轻微的声音从墙根角传来,那条红色的蛇突然离开了墙角,重新钻回石块里去。这声音细微到几乎无法听闻,但却被老者捕捉到了!

若是如其他硬实的石地板,不可能爬过一条一两斤重的蛇便发这样的响声!证明那块石板下面,并不是实地,而是有空隙的!他深吸一口气借助案台站了起来,走到墙角。

忽然发现石板和旁边用黏土粘起来的不同,这块石板居然没有没有粘土沾边,缝隙全是泥尘!他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中,将手指扣进了缝隙中。

“咙...”他双手一用力,竟然将两尺见方的石板夹了起来!旁边的泥尘哗啦啦地流了下去,一个黑漆漆的坑洞出现在他眼前。

老头们的目光齐刷刷地看着坑洞,连忙站起身走了过来。他们低头一看,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个老头将案台上的灯笼点燃拿了过来,探到里面去。

这似乎是一个,能通往外面的地道!老头将灯笼往下再探,竟然发现有条石阶梯通向下方。这个老头用拐杖试探地捅了捅,确定硬实后慢慢将脚踩了下去。

老者并没有阻止他,而是皱起眉头沉思。年岁比他略小的老头,在众人紧张的目光中缓缓拾级而下。这时里面的森寒之气一涌而上,使得大堂内如同开了冷气一般。

妇人们也不再寻找,纷纷带着自己的孩子围了上来。他们都是来自灞水以东的一个村落,此前因为逃避叛军而西来长安。

这些孩子的父亲、她们的丈夫留下来断后,但后来却是音信全无。她们赶到到东平乡时,长安城已经因为战争将来临而关闭了城门。

就在今天早上,她们刚想离开时,叛军又突然杀到!万般无奈下,只好躲进了这个张汤公的庙里,祈求心系万民的官老爷庇护。

“是暗室!”老头的声音从下面传来,众人皆精神一振!妇孺们连忙再度跪下来磕头,感谢这个显灵的张神仙!唯有老者一人没被惊喜冲晕了头脑,他冷静下来扫视一眼四周的地板。

“可有通风口?”他看着忽明忽暗的石阶级,明亮如洪钟般的声音传到了暗室里。若暗室内没有通风口,这么多人下到里面去,只会被憋死。

“额...无!”但老头的回答显然令他失望了,暗室四面果然没有通风口!也就是说,人躲在暗室,这块掩盖的石板必须留出一条足够大的空隙!

而案台以内的地面本身就比别处高一级;要是再露条空隙的话,不如直接等死算了。老者慢慢走回案台前,凝视着威风凛凛的雕像;片刻后,缓缓开口道:

“三卦皆凶乃是天意,而暗室无道亦印证于斯...”老者还没说完,妇女们便哭成一团!她们方才二三十岁,可不愿意以凄惨的方式死去!

老者没有再说下去,而是长叹了一口气:“让孩子们入去吧,小儿肺狭,留些许缝便不至于窒息!”几个老头都沉默了下来,求生乃是本能;不过在这种抉择面前可不会选错。

他们都是黄土埋到下巴的人了,死去只是迟早的事,何不保存后人?妇女们则更加恨不得挖个洞把自己的孩子藏起来,听闻老者的话连忙孩子们带到暗室入口去...

“你说甚?再说一遍!”东平乡直通清明门的大道上,李傕骑在战马背,正大声地喝问着外甥胡封!后面大批随主帅暂退的叛军,连忙停下了脚步。

胡封汗流满额,低着头看着反射阳光而刺眼的地面,沉声答道:“郭副帅自率五千羯人精骑,擅自从决口杀入城中!”他非常不看好这个冒险的举动。这边刚下令撤军,这边又独自冲回去;他从未见过有人这样用兵的!

不过李傕虽然是他舅舅,但发起脾气来可不会管这些。记得去年他父亲,也就是胡封的外公;因为斥骂他为国贼卖命,而被恼羞成怒的他一脚踹断了腰骨!

事后胡封本以为董卓会因此,而对舅舅李傕产生成见。但结果却是董卓更加信任李傕,说他的忠心超越了孝心,乃是众将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