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第1页)
放了一泡尿,再打上哆嗦,身体的机能好像也被唤醒了,不仅饿而且渴。
再度进入殿中,李二已经令人布了膳,他也没吃。
“睡好了没有?”
“睡得很香。”
李二一指餐几,让他坐下,两人开始吃饭。
饭后,李二指了指剩下的几个奏折道:“皇爷爷累了,你帮朕批了吧。”
“好吗?”李厥微愕道。
“怎么,不想帮皇爷爷分忧?”
李厥笑了笑直接坐下,拿起奏折看起来,李二则再度走出殿,遛弯消食。
这是李厥第一次看正规的奏折,他原本想像着奏折自然都是奏禀大事的,但是真正看到奏折后,他这才发现,所谓的大事压根没有。
而且,这帮写奏折的也不知咋想的,整个奏折五百字,前面的四百字居然都是在拍马屁,后面也就寥寥数语才说明自己要启奏的事。
李二留了十份,他看了五份发现都是在述职,就是交待自己本职工作的完成情况,而且都是各州刺史的。
对于这样的奏折,他拿起朱笔写道:“可,卿克守本职,既是为己,亦是为民,牧民一方,造福百姓,朕甚欣然。”
接着他又看了两份,其中有一份就是长安万年县县令的请罪折子,大义是伥鬼来无影去无踪,整个县衙已不眠不休三日仍毫无头绪。
李厥想了想批复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为父母一方,当知变通,特别之事当用特别之手段,当勤思之,若再无功,那便换一个有能力的来做。”
这是批评的口吻了,一点都不知道变通,若是再想不到好法子,那就换人吧。
自己在听到伥鬼二字,一个时辰就想到了应对之法,这货都三天了,也不知消弥民口,蠢才来着。
将奏子放在一边,他又拿起最后一个奏折,这个就比较严重了,说是榆林郡发生百姓和驻军的冲突,旁边还有百骑所打探的确切消息。
榆林本属东突厥范围,军士所以多傲慢,不将本地人当大唐之民,多有压榨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