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梁先生组局,雷雨会谈!李景隆投诚!迁(第1页)
如今的南京,变化非常之大,发展也不慢。
永乐五年朱棣走之后,从南京带走了大量的工匠去了北平。
但因为南京城地理缘故,很快就恢复了大量工匠和经济。
正常历史线,即便是迁都后,南京城因为身处南方,经济地位依旧高过北平,北平属于北方,粮食供应还需要南京城调运。
江南是明朝的钱袋子、米袋子。
没有江南钱粮,京师就要断炊。
南京占长江地利,四川、湖广、江西的物资会先顺江东下到南京,然后再走运河进北平。
不过在这个历史线下,李道在北平变法成功,当地的百姓搞大规模种植,养殖,加上李道的各种新型种子,以及和边境的牧民通商,物资丰饶,不需要南粮北调,更是种出了五常大米这样极为爽口的大米,返销内地。
不需要南粮北调,这南京城又成了陪都,管理松散,便就成了无为而治,经济也发展迅速。
加上火车与南京通了轨道,各种粮食种子出现,以及新型的种植、养殖的方法,纷纷传了过来。
这南京城自然而然的加快了发展。
当然,这些发展百姓们是享受不到利好了,南京城的士绅乡绅们笑开了花,银子越赚越多,土地兼并也加快了进度。
明朝南直隶下有,应天、凤阳、淮安、扬州、苏州、松江、常州、镇江、庐州、安庆、太平、池州、宁国、徽州十四府。
秦准河水滋养两岸,江南水乡富饶之地,富商云集,富者家有良田万亩,穷者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
士族是祖上几代人积累下来滚成的大家族,在唐朝的时候,士族甚至能制约皇权。
在明朝影响力就没那么大了,不过不影响他们成为当地的土财主,作威作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