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 丹阳——大楚钢铁之城!(第3页)
丹阳县已经招了上万名的流民!?
因为大楚目前没有出现重大灾情,轻灾咬咬牙就挺过去了,还不至于让百姓背井离乡,所以流民并不是多。
丹阳县居然招募大批的流民,这说明什么?
丹阳县缺人,而且是非常缺。
光靠生育已经来不及了,需要从外招人。
几乎来了就收,去矿山干一年苦力,只要能吃的了这份苦头的,就能留下为县民。
至于那些油滑,吃不了苦头的,在矿山待不住,自然会走人。
丹阳县的耕地是有限的,容纳不下太多的人。
但是矿山,可以容纳一大批的人口。挖矿,苦力活,有力气就能干,也没什么技术。几千几万人,都能完全吸纳进去。
...
商队众人进入城内。
这才发现,丹阳县城里的衙役们,居然是有一部分是骑马的,每天不停的骑马巡逻各个街区。
随便在那条街走一下,都能看到衙役在巡逻。
蟊贼的确不敢在丹阳县放肆。
蟊贼两条脚,哪里有马跑的快。
这大楚的百郡千县,恐怕只有丹阳县的衙役们,奢侈到了骑马巡逻的程度。
然而,这些只是开胃小菜而已。
这支大商队真正进入丹阳县深处。
皇帝项燕然,丞相孔寒友,御史大夫王肃,等一众高官大臣们,他们这才看清楚丹阳县的真面目,真正的震惊了。
县城内。
沿着一条长长的内河,旁边是一座座耸立的土高炉,冒着烟火。巨大的水利鼓风机,在水利的驱动下,运转着。
许多青年壮汉在土高炉旁边冶铁。
从这些小土高炉里出来的,不是普通的生铁和熟铁。
而是将生铁熔化,和铁矿石搅拌成糊状,再撒入一些特殊的矿粉,形成“炒钢”。
一出炉的,就是炒钢。
这炒钢的质量极佳。
不用反复的锻造,天然就要比铁高出一大截。自然节省了大量的淬炼打铁的人力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