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 二公九卿,御前告状!(第3页)
假成这个摸样,皇帝想帮着圆场,都没丝毫的办法。
这简直...自毁前程啊!
太不爱惜自己的羽毛了。
结果,丞相府、御史台抓住这个把柄,一起来告御状,把小昏侯往死里打压。
甚至问罪下狱,也完全有足够理由了。
项燕然心头气的那是七窍生烟,他这皇帝,都没办法替小昏侯说一句话了。
“皇上,老臣一向是重视小昏侯,深以为是大楚日后的栋梁之才。
可没想到...没想到,他竟然目无大楚的法纪。
丹阳县是丹阳郡主的封地,就算是他自家的地盘,可也不能乱来。
这全国郡县大考的政绩,涉及到百郡、千县,乃是大楚治国的根基所在。数据详实,才能制定正确的国策。
岂能随便一个数据虚报上来的吗?人人效仿,人人如此,国何以成国?大楚法纪何在!
不严惩,以儆效尤。
不出数载,我大楚皇朝危以!”
孔寒友满脸的痛惜,禀奏道。
“老臣掌管御史台,监察百官,对此也不能不闻不问。
臣恳请,立刻对丹阳县的各项政绩,进行一番彻底的查证,到底是多少,必须有一个准确的数据。
御史台查明之后,交由廷尉司,以案情严重程度,对小昏侯进行定罪!
如此,才能给天下郡守、县令一个交代。
不能让虚报政绩者洋洋得意,不能让那些这些老实的郡守、县令们吃亏啊!”
王肃痛心疾首,正色奏道。
皇帝项燕然面色冰冷,心中斟酌着。
这一查,小昏侯恐怕是吃不了兜着走。
小昏侯是新政改革的一把尖刀,最锋利的一把刀。一道《禁私铸铜币策》得罪了多少权贵诸侯,可是却让大楚国库暴增。
这一查,怕是这把尖刀恐怕是要折了。
可是,不查。
怎么给大楚朝廷、郡县百官们一个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