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祖儿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116 狂飙突进,大炼钢!(第2页)

挖出的铜矿,送去县城里提炼为铜,然后再铸成铜币。

采矿、提炼、浇铸,都需要大量的工人。为了加速挖铜,光是这座铜矿便雇佣了足足数百名矿工之多,其余提炼、浇筑更是不少。

铸铜币产业,也是丹阳县的一个大产业。

在这座矿场督工的,是平王府派来的一名李氏老人,为矿区的老总管,以防有盗窃。

“小人见过姑爷!”

李老总管见小昏侯来了,连忙躬礼。

楚天秀问道:“这座铜矿还能挖多久?”

“不太好说,估摸着能有几十年吧!小的已经从县城招揽了大批石工,抓紧挖铜。...就是,这铁器不太够,挖铜进展缓慢。”

李老总管摇头道。

“哦!”

楚天秀接过来,看了一下矿工的挖矿铁锹。

要挖铜矿,先炼铁。

这是必备的生产工具。

马鞍山的铁矿,其实远远比铜矿要多太多,是一座巨型铁矿区。整个长江下游,最大的铁矿区。

而且,它还是得天独厚的露天矿。

由此也知,马鞍山铁矿储备量的恐怖。哪怕满足整个大楚皇朝的“农用、军备、工用”的用铁量,也绰绰有余。

丹阳县里也有炼铁作坊,能冶铁,生产各种铁农具、铁锹。

只是,丹阳县的冶铁技术似乎还很弱,打造的铁器挖矿石,经常容易折断、崩裂。

难道是生铁?

矿区很多断裂的铁锹,不得不带回县城去,重新回炉锻打。

质量太低劣啊!

“丹阳县的冶铁量,是多少?”

楚天秀皱眉,问道。

李老总管对这些很熟悉,立刻道:“县城里有一座炼铁作坊,三座炼铁炉,一日产生铁约三百斤左右!然后铁匠们将生铁,锻打为铁器。一半是供农耕,一半供矿区。”

楚天秀听了牙疼。

日产三百...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