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重回70为国铸剑,开局爆改59式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章 小火苗(第2页)

杜宇泽闭上了双眼。

【系统,基于现有条件,目标:使目标机体(歼5,编号404)恢复飞行能力,并展现出超越原设计的作战潜力。约束条件:现有人员、厂内现有废弃或封存物资。请求生成最优解决方案。】

【指令已接收。正在进行多维度可行性分析……】

【结构强度、气动布局、动力系统、材料限制……分析完成。】

【常规修复方案可行性:0%。政治风险评估:极高。】

【启动“破局”逻辑。生成非常规魔改方案……方案已生成。】

【项目代号:“空中李逵”精简版】

一瞬间,庞大而清晰的数据流冲刷着杜宇泽的意识。那不是一行行文字,而是一幅幅三维的结构图,一张张复杂的力学分析云图,一份长得吓人的物料清单。

杜宇泽猛地睁开双眼。

“老李,庞哥。”

他的称呼,让沉浸在绝望中的两人同时抬起了头。

“我们不修它。”杜宇泽说道。

庞清泉一脸茫然:“不修?不修怎么飞?用爱发电吗?”

“小杜,别说胡话了。我们还是想想怎么写检查吧。”李国栋摆了摆手,心如死灰。

“我说,我们不‘修’它。”杜宇泽加重了语气,他走到两人面前,蹲下身,捡起一根刚才庞清泉掉在地上的粉笔。

他在积满灰尘的水泥地上,用力画下了一个简陋的机翼剖面图,中间,是一道代表裂纹的叉。

“按照规程,修复这种裂纹,需要将整个主梁拆解,更换损伤段,再重新进行热处理和无损探伤。我们没那个设备,也没那个时间。”杜宇…泽在裂纹旁边画了一个方框,“所以,我们不碰它。”

李国栋皱起了眉:“不碰它?那载荷怎么传递?”

“我们给它装个‘外骨骼’。”杜宇泽在主梁的上下两侧,又画了两条粗线,“用复合材料板,上下对夹,用结构胶进行冷粘接。让应力绕过裂纹区域,通过我们新加的结构进行传递。”

“复合材料?”李国栋的工程师本能被触动了,“我们上哪儿去找航空级的碳纤维板?”

“7号仓库,角落里那架摔坏的无人侦察机验证机。它的垂尾是全复合材料的。切下来,足够我们用了。”

庞清泉听得一愣一愣的:“用胶水粘?这……这能行吗?”

“能。”杜宇泽的回答只有一个字,斩钉截铁。

李国栋的呼吸急促了一些。这个思路,太野了。野得不像是正经工程师能想出来的。但他仔细一想,从力学角度,竟然……有那么一丝可能性。

“好,就算……就算结构问题解决了。它还是一架歼5。飞上天去,又能证明什么?证明我们能把一堆四十年前的废铁送上天?”李国栋追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