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回东原(第4页)
一句句质问让在场诸臣哑口无言。
东原是镇王守了几十年的封地,多少心腹未曾带回,他手中至今还有兵权未交,真要闹起来,谁也占不到便宜。
“镇王真的病得如此严重?”
“许久前镇王已经病入膏肓,全城的大夫都去探望过,太医院的太医也能作证,这事儿做不了假,要是镇王真的病死在京城,难保不会有人乱传消息,说殿下私扣镇王,引起东原大军不满,得不偿失。”
“可让镇王离京回东原,岂不是放虎归山?”
“镇王府的嫡子庶子还有世子,全都在京城,诸位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两派之争,互不相让。
朝堂吵了许久,姬云和跪在地上不起身。
“镇王教子不善,引发诸多事,哪能拍拍屁股一走了之?”其中一位大臣忽然说。
四周寂静。
姬云和闻言抬起头看向了说话之人:“子不教父之过,父王已经为此劳心劳神,身子越来越差,难道还要让父王以死谢罪?”
“王爷若是有心悔改,执意要回东原也不是不行,将兵权交出来,微臣绝无二话!”
气氛再次安静
姬云和嗤笑:“此兵权是太祖在世时交给父王的,父王保家卫国,战功累累,凭什么临终之际还要受你们胁迫?”
“说来说去还是要逃回东原,不肯交权。”
说话的是兵部尚书,性子执拗,一张嘴就将镇王府得罪了个彻底,姬云和也不慌:“尚书大人的意思是,新帝继位,若是父王不肯交权,就要处死父王,还是要借口将父王扣留京城?”
“微臣并无此意。”
“当年太祖皇帝赐父王免死金牌,赐父王兵权,就连先帝在世也不曾过问
半个字,待父王恭恭敬敬,我父王戎马一生,岂是你们这些人随意诋毁的?真当我们东原大军好欺负?”
姬云和忽然发难,质问的兵部尚书说不出话来,她又看向了姬承庭:“殿下,父王是长辈,当年没有和您争新帝,立下君子之约,如今镇王府的嫡子一个两个的全都被算计,父王无愧于你。”
“太子才是储君,镇王不过是个王爷,如何能争?”大臣说。
姬云和骤然道:“我父王乃是太祖之子,先帝自己上位都是名不正言不顺,追究起来,究竟谁是谋权篡位还不好说呢!”
一句话堵得那位大臣面红耳赤,几次低着头要说什么,动了动唇又噎住了。
这事儿要追究起来,先帝的皇位来得就有猫腻,连同林太后那一辈都要挖出来追究。
太祖宠爱柳贵妃,又是兵权又是免死金牌,又怎么会将皇位传给了先帝?
姬云和缓缓站起身,看向了姬承庭:“先帝在世时,父王和先帝井水不犯河水,如今,父王几个子嗣都留在京城,太子还有什么不放心的?难道太子殿下想过河拆桥,对镇王府一脉赶尽杀绝?”
面对质问,姬承庭长眉挑起:“皇叔确实对北梁有功,既是皇叔的心意,孤,准予。”
“殿下?”诸位大臣急了。
姬云和情绪有些激动;“太子殿下敢作敢为,不愧是父王当年不顾一切来帮您平定京城内乱,我替父王谢过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