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留下(第3页)
承认别人优秀并不难,尤其是对方是真的优秀,他们能走到今天,也不是没有眼光的人。
一位头发花白的部领导握着她的手,十分激动地说:“姜海棠同志,你设计的机械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更填补了国内空白!你还年轻,以后还有更加广阔的未来,我相信你,也希望你再接再厉,为国家做出更大贡献!”
姜海棠笑着应了,并保证以后会更加努力做出应有贡献。
颁奖结束后,还有一个小型座谈会。
会上,姜海棠的发言再次引起关注。
她不仅介绍了自己的设计理念,还对国外纺织机械的发展趋势提出了独到见解。
“姜同志对外国技术也很了解?”一位专家惊讶地问。
一个西北边陲的女同志,怎么会这么熟悉国外的技术?
这时候,有人认出姜海棠了,姜海棠就是去年跟着周副部长去国外交流的女同志。
当众人知道,姜海棠年纪轻轻,就已经得到部领导如此重视的时候,却生不起任何妒忌之心了。
毕竟,人家现在和他们已经不在一个起跑线上了,甚至,人家走出的这条路,是他们未来拍马都赶不上的。
既然是赶不上的,何必要嫉妒呢?
姜海棠谦虚地说:“看过一些资料。”
听姜海棠如此说,有人说道:“可惜国外的很多文献并没有被翻译过来,我们也不懂外语。”
“是啊,偶尔有翻译的,可那翻译质量,确实算不上好,连蒙带猜的,真是费劲。”
姜海棠听了,更加觉得袁一楠交给自己的任务任重而道远。
如果能及时地翻译国外最新技术文献,对国内行业发展会有非常大的帮助。
她以后要更加努力才对。
这话提醒了在场的领导。
很快,就有人提出要成立一个专门的翻译小组,负责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座谈会结束后,袁一楠高兴地告诉姜海棠:“部里领导很欣赏你,说要借调你来北京工作一段时间!”
姜海棠一愣:“借调?”
“是啊,就是临时来帮忙翻译和技术咨询,时间灵活,我觉得这对你来说是好事,毕竟,再有三个月孩子就该出生了,留在京城,我们人多,可以更好地照顾你。”
姜海棠原本是打算跟着陆良辰一起回去的,可袁一楠这么说,好像也很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