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赵志坚的反思(第3页)
赵志坚顾不得回答他们,立刻敲钟召集社员开会。
打谷场上黑压压坐满了人,听说有大好事,连平日里不出门的老太太都让儿孙搀着来了。
赵志坚把绣活的事详细说了一遍,最后道:“这是海棠给咱们争取的机会!咱们清水沟的妇女的手艺要换成活钱了!但是有一样,谁要是糊弄,绣得不好,可别怪我赵志坚不讲情面!”
妇女们激动地交头接耳。
听大队长说的,这活儿好像不太难。
要是每天能绣出十来个,就是五毛钱,一个月下来也有十几块呢,可不比挣工分强多了?
王五家的正在和几个妇女说话,讨论着好久没有拿针线,还能不能干活的事儿,就被旁边一个妇女拉了一把:“五嫂子,大队长说让你当咱们的头儿了。”
王五家的刚才根本没听到大队长的话,愣住:“啥头儿?”
“大队长刚才说呢,说经过了解,你的绣花技术最高,初步决定,让你管着我们第一批这些锈活。”
王五家的虽然惊讶,也没敢说话,谁让她刚才都没听见大队长说什么呢?
不过,她心里已经盘算开了。
家里劳动力少,孩子多,日子过得紧巴巴。
要是真能在家挣点钱,可是解了大难了。
王五家的被叫到台上的时候,脸涨得通红,手都不知道往哪放。
赵志坚大声道:“经过研究,暂时由王五家的负责收活发活、检查质量。想干的,等下找王五家的登记报名。”
人群“嗡”的一声炸开了锅,妇女们争先恐后地围住王五家的。
这个说“我绣花最好”,那个说“我手最快”,场面一时热闹非凡。
赵志坚看着这景象,忽然生出感慨,多少年了,清水沟大队头一回这么有奔头。
很快,报名的人就基本确定了下来。
赵志坚郑重地将材料交给王五家的,王五家的给每人发了一份绣样和丝线:“三天后交活儿!绣得好的继续干,绣不好的就别想了!”
王五家的也叮嘱道:“仔细着绣,这可是咱们清水沟的脸面!”
这些妇女们没有不答应的,像捧着金元宝似的,小心翼翼地回家了。
其实,绣好一份图样只需要半个小时的时间,之所以给大家三天时间,就是因为知道这些妇女们许久不绣花,怕绣坏了,让她们先熟悉一下。
王五家的更是一刻不敢耽误,连夜就点灯熬油地开始绣。
她男人嘟囔:“至于吗?大晚上得费灯油。”
王五家的头也不抬:“你懂啥!这是咱家翻身的机会!绣好了,一个月能挣十多块呢!够娃上学的学费了!”
她男人一听,立马不吭声了,还特意把灯芯挑亮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