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重生七零:前夫假死我改嫁,他急了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22章 回到金城(第2页)

前排的魏同志转过头来,耐心地给姜海棠做了解释。

姜海棠点点头,却不知道此刻的商都医院,正上演着一幕幕催人泪下的重逢。

商都县医院儿科病房里,铁柱正趴在窗台上,眼巴巴地望着大门口。

他小脸洗得干干净净,手里捏着一个大红苹果,这是早上医院的阿姨给他的,他没舍得吃,想留给海棠姐姐。

可是,海棠姐姐到现在都还没来医院。

“铁柱!”一声撕心裂肺的呼喊从走廊传来。

铁柱猛地转头,看见父亲张建设和母亲李桂花跌跌撞撞地冲进来。

“爹!娘!”铁柱炮弹似的冲进父亲怀里,闻到熟悉的机油味,终于“哇”地哭出声来,“俺以为再也见不着你和俺娘嘞!”

张建设粗糙的大手颤抖着抚摸儿子的后背,突然发现孩子右臂上缠着的纱布:“这咋弄的?”

“昨天俺们逃跑的时候,不小心给划了一下,没啥大事,护士爱意给上过药了。”铁柱抽抽搭搭地说。

隔壁病房,黄玉兰的爷爷黄老汉正用长满老茧的手给孙女梳头。

老人从怀里掏出个红头绳,那是他昨天给孙女儿买的,可是买了红头绳,孙女儿就不见了,亏得公安同志半夜通知,孙女已经找到了。

“兰啊,你得记着救你的恩人啊!”

“爷,我记着呢,我肯定不会忘了海棠姐姐,等我长大了,就去西北找海棠姐姐。”“

此外,还有好些个和黄玉兰家、铁柱家一样的家长们,都在和自己家的孩子说着昨天晚上的事。

有年纪小的孩子说不清楚,家长没听明白,便找其他孩子打听情况。

等到问清楚了,一些家离得近的,立即回家翻箱倒柜地找好东西,打算送给恩人,有些离得远的,干脆就近去百货大楼买东西。

可等他们拿着东西等在医院,却得知,他们孩子的救命恩人已经离开商都了。

“这可咋办呢?连一句感谢的话都没说上。”

“我还给恩人拿了这么大的一块腊肉,都没能给恩人!”

……

众人七嘴八舌地说着。

“听说,这位勇敢的女同志,是金城棉纺厂的,名字叫做姜海棠。”有小护士不忍心看着这些人失望,便给他们说了一下姜海棠的情况。

“姜海棠,这名字我咋像是听过,还有金城棉纺厂。”

“过年的时候,上过报纸,好像救了一火车的人!”

“乖乖,原来恩人是一直做好事的大善人嘞,我们要不给恩人些感谢信,送锦旗吧?”

被拐孩子们的家属们开始商量着怎么感谢姜海棠。

闻讯而来的记者到了医院,只见到了被拐孩子的家长,没有如愿见到他们想采访的见义勇为的姜海棠同志,还很失望,最终,只能通过其他人的口述了解了一些情况。

在记者的帮助下,一份感谢信很快写好了,这份感谢信,不光寄出去给远在千里之外的金城纺织厂,也贴在了商都公安局的门口。

很快,就有许多人知道了姜海棠英勇救出被拐孩子的故事。

到了傍晚,整个商都都在传颂着一个名字:姜海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