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重生七零:前夫假死我改嫁,他急了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6章 拿命换外汇(第3页)

“我相信你们能做到,希望未来,我们能在化纤面料上有新的合作。”

“一定会有那一天的。”姜海棠也不知道,自己这话是说给吴慧婷听,还是说给自己听,但她确实有这个想法。

吴慧婷看着她眼里的光,忽然叹了口气:“说真的,海棠,你要是愿意来香江发展,我给你开比现在高出十倍的工资。那边的市场大,机会也多。”

姜海棠摇摇头,笑容温和却坚定:“不了,我还是觉得在国内踏实。您也知道,咱们国家的纺织业底子薄,正需要人往上赶。我想留在厂里,看着咱们自己的面料一步步赶上国际水平。”

吴慧婷给姜海棠留下了两本关于化纤面料研究的书籍,“我猜你对这两本书有兴趣,特意给你带过来的。”

姜海棠欣喜的道谢,她确实需要掌握这方面的知识。

吴慧婷笑了笑:“跟我客气什么。对了,我认识个做百货贸易的朋友,明天就到,我让他过来看看你的袜子?”

“那太感谢了!”

送走吴慧婷,姜海棠陷入沉思。

1973年初,国家开始筹建第一个大型石油化纤原料基地“上海石油化工总厂”第一期工程;同年9月,在四川筹建生产维纶的大型化工化纤联合企业“四川维尼纶厂”,主要是生产乙炔,制成醋酸乙烯,再聚合为聚乙烯醇。

去年8月,辽阳石油化纤总公司破土动工兴建,以石油为原料,采取提取芳烃为主的工艺路线。

接下来几年,先后有天津石油化纤总厂、上海石油化工总厂等项目开始建设,等这些厂子正式建成投产之后,乙烯、丙烯、芳烃等生产线都会打通,化纤原料生产的技术水平和自给能力大大提高。

随着这些厂的高速发展,剩下的纺织厂将会在一段时间内处于劣势。

按照上辈子的轨迹,等化纤原料充足了,传统纺织厂不转型就麻烦了。

金城纺织厂确实错过了第一批化纤基地的建设,但未必没有机会。

国家还会陆续批准第二批、第三批化纤项目,如果能争取到其中一项,金城纺织厂就能扭转局面。

不过,现在最要紧的,还是先把广交会的订单拿稳。

正想着,一个身材高大的外国客商走了过来,他拿起一双尼龙袜仔细端详,又摸了摸羊毛衫的质地,用英语问道:“美丽的中国小姐,这些产品可以给我介绍一下吗?”

姜海棠立刻打起精神,微笑着用流利的英语回答:“先生,您看这个袜底的菱形纹路,用的是加固双线,耐磨度比普通袜子高三倍,羊毛衫采用的是

32支精梳纱,缩水率控制在

3以内……”

她很认真的对产品进行介绍,对方显然是满意的。

“请问,这些货物的价格是多少?”

“尼龙袜每打十二美元,羊毛衫每件十八美元,量大可以优惠。”

客商听得很认真,不时拿起袜子和羊毛衫翻看。

“我需要五千打袜子,三千件羊毛衫,但价格要比报价单低

10。”